临床检查牙龈癌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体格检查观察口腔牙龈异常情况及询问生活史;影像学检查中X线了解骨质破坏,CT显示肿瘤部位范围等,MRI分辨软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不同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观察牙龈部位是否有肿块、溃疡、结节等异常情况,了解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牙龈癌常表现为牙龈部位经久不愈的溃疡,边缘不整齐,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牙龈癌表现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高发情况可能不同,如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牙龈癌,医生在检查时需特别关注该年龄段人群的口腔状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牙龈癌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医生在体格检查时应询问相关生活史,以便综合判断。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了解骨质破坏情况,对于判断牙龈癌是否侵犯颌骨有一定帮助。比如能发现颌骨内是否有虫蚀状、斑片状的骨质破坏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把控,儿童对辐射更敏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如颌骨、颞下颌关节等的关系。对于复杂解剖部位的牙龈癌,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例如,能明确肿瘤是否侵犯上颌窦、翼腭窝等部位。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者进行CT检查时,需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医生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有助于判断牙龈癌是否侵犯周围软组织、神经等。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不同年龄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参数,以保证图像质量和检查安全。
3.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牙龈癌的金标准。通常会采取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可通过切取活检、钳取活检等方法获取组织。将获取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以明确是否为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的类型等。对于儿童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时需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过度损伤,同时要安抚患儿情绪,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出血性疾病等,需在检查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