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18-20周左右开始感胎动,正常胎动从次数、节律等方面理解,不同孕妇有差异,有特殊病史孕妇需更密切关注,孕妇要学会正确数胎动,发现异常尽快就医检查。
胎动次数:一般来说,妊娠28周后,正常胎动次数每小时约3-5次,12小时胎动次数应在30次以上。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因为胎儿有自己的活动规律,有的胎儿可能比较活跃,12小时胎动次数会多一些,有的相对安静,只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有规律,也多属于正常情况。例如,有些胎儿可能12小时胎动次数在20-60次之间都算基本正常,但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就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提示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等异常情况。
胎动节律:正常的胎动节律是相对比较规律的,比如胎儿可能会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比较活跃,像晚上临睡前或者进食后,这是因为此时孕妇体内血糖升高,胎儿获取的能量相对充足,活动会更频繁一些;而在其他相对安静的时段,胎动会相对少一些,但整体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不会出现突然长时间没有胎动或者胎动突然剧烈且无规律等异常情况。
不同年龄段孕妇的胎动感受:对于年轻、腹壁较薄的孕妇,可能会更容易感觉到胎动,而且能更清晰地分辨胎动的情况;而对于年龄较大、腹壁较厚的孕妇,可能感觉到胎动的时间会稍晚一些,而且感知胎动的敏感度相对低一些,但只要后续监测到的胎动符合正常的次数和节律等要求,也多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有过多次妊娠经历的孕妇,由于对胎动比较熟悉,可能会更早察觉到胎动的异常变化,而初产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准确识别胎动的正常情况。
有特殊病史孕妇的胎动关注:如果孕妇有妊娠期糖尿病等病史,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因为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环境,导致胎儿胎动出现异常。这类孕妇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监测胎动次数和节律,一旦发现胎动异常,要及时就医检查,以保障胎儿的健康。
温馨提示:孕妇要学会正确数胎动的方法,一般可以在早、中、晚各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每次数1小时的胎动,然后将3次的结果相加再乘以4,就得到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果发现胎动异常,无论是次数过多、过少还是节律改变等情况,都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通过胎心监护、B超等相关检查手段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