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需从多方面进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缓解产妇紧张焦虑;通过环境调整、诱导排尿法、体位调整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促进排尿;若适用可采用中医艾灸、穴位按摩等干预;非药物干预无效则考虑导尿术,对特殊产妇如高龄产妇、有妊娠合并症产妇更要关注并个体化护理以保障其产后康复顺利。
一、心理护理
产后尿潴留患者常因对排尿的担忧等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而不良情绪可能进一步加重尿潴留。医护人员应主动与产妇沟通,耐心解释病情,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使其放松身心,利于排尿。例如,通过温和的言语告知产妇尿潴留是常见情况,可通过一些方法解决,增强其信心。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环境调整
为产妇提供一个相对隐蔽、舒适的排尿环境,如拉上床帘等,让产妇能在放松的状态下尝试排尿,减少外界干扰带来的心理压力,促进排尿反射。
(二)诱导排尿法
1.听流水声:打开水龙头让产妇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一般持续数分钟。
2.温水冲洗会阴:用温水冲洗产妇会阴部位,刺激尿道周围神经,引起排尿反射。
(三)体位调整
协助产妇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坐起排尿或站立排尿,对于产后身体状况允许的产妇,坐起或站立时重力作用有助于尿液排出。
三、中医相关干预(若适用且符合循证)
(一)艾灸
可选取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促进排尿的作用,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注意避免烫伤产妇皮肤。
(二)穴位按摩
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对产妇的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进行适当按摩,通过穴位刺激调节膀胱功能,促进排尿,但要注意力度适中。
四、医疗干预情况
若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无效,可考虑进行导尿术。导尿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有产后出血、剖宫产等特殊情况的产妇,导尿操作需更加谨慎,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等情况。同时,导尿后要注意观察尿液排出情况及产妇的恢复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尝试夹闭尿管等,训练膀胱功能,争取早日拔除尿管恢复自主排尿。
对于高龄产妇、有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等)的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其身体状况,采取更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且要注重个体化护理,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调整护理方案,保障产妇产后康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