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红肿痛需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就医处理等措施。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口腔清洁(不同年龄段有相应清洁方式及避免不良饮食)和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摄入维C和蛋白质、戒烟限酒);药物可使用消炎含漱液(儿童慎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等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检查并处理,有基础疾病者还需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牙龈炎症消退。
一、一般治疗措施
(一)口腔清洁
保持口腔卫生至关重要,年龄不同清洁方式有差异。对于儿童,家长应协助其每天早晚使用软毛儿童牙刷按照正确方法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可选择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并辅助改善牙龈状况;成年人则应自行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除了早晚刷牙,还可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生活方式上,应避免长期食用高糖、高油等易导致口腔细菌滋生的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增加口腔内细菌产酸的风险,进而刺激牙龈导致红肿痛。
(二)调整饮食
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过烫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直接刺激牙龈,加重红肿痛症状。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增强牙龈的抵抗力;同时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瘦肉、鱼类、豆类等,为牙龈组织的修复提供营养物质。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群,应尽量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使口腔黏膜血管收缩,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饮酒会加重牙龈的充血,不利于牙龈红肿痛的恢复。
二、药物治疗
可使用具有消炎作用的含漱液,如氯己定含漱液,它能抑制口腔内的细菌生长,减少菌斑形成,从而缓解牙龈的炎症。但对于儿童,应谨慎使用含漱液,防止误吞,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口腔清洁产品。
三、就医处理
如果牙龈红肿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牙龈大量出血、牙齿松动、面部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问题。如果是由局部牙结石等刺激引起的牙龈红肿痛,医生会通过洗牙等方式清除牙结石,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从而有效改善牙龈状况。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牙龈的愈合,所以这类人群在治疗牙龈红肿痛时,还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促进牙龈炎症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