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致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引发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且常伴随智力等障碍,病因包括产前母亲感染等、产时早产等致缺氧缺血、产后核黄疸等影响脑发育,临床表现有运动发育落后等运动障碍及智力等伴随症状,诊断依据详细病史等结合头颅影像学,治疗以早期干预康复训练为主需长期坚持,温馨提示需对家庭给予长期耐心照护、坚持康复训练、关注心理、避免诱因等。
一、定义
脑瘫儿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引发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随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
二、病因
产前因素:母亲妊娠早期发生感染(如TORCH感染)、接触放射线、吸烟酗酒、患有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或存在胎儿脑发育畸形等。
产时因素:早产、难产、胎儿窒息、脐带绕颈等导致胎儿脑部缺氧缺血。
产后因素:新生儿期发生核黄疸、颅内出血、严重感染等,影响脑部正常发育。
三、临床表现
(一)运动障碍
1.运动发育落后: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发育较正常儿童迟缓。
2.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减低(肢体松软)或肌张力高低不平。
3.姿势异常:常见头后仰、下肢交叉呈剪刀样、手足徐动等异常姿势。
(二)伴随症状
1.智力障碍:约2/3患儿存在不同程度智力障碍,1/4为重度智力障碍。
2.癫痫发作:约1/3至1/2患儿合并癫痫,发作形式多样。
3.感知觉障碍:部分患儿存在视力障碍(如斜视、弱视)、听力减退等。
4.语言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语言表达或理解能力落后等。
四、诊断
主要依据详细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辅助诊断,通过影像学明确脑部病变部位及程度,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定。
五、治疗原则
以早期干预为主,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促进智力发育、矫正异常姿势,针对合并的癫痫、语言障碍等进行相应处理。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需长期坚持。
六、温馨提示
对于脑瘫儿家庭,需给予长期耐心照护,康复训练应坚持并定期带患儿进行医疗评估与康复调整;关注患儿心理状态,营造支持性家庭环境;注意避免感染等诱因,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重视患儿整体健康管理与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