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有前驱症状和典型症状及特殊类型。前驱症状持续1-2天,有全身乏力等非特异表现;典型症状包括肌紧张性收缩(咀嚼肌等受累出现相应表现)和阵发性痉挛(受刺激诱发);特殊类型有新生儿破伤风(出生后4-7天发病,早期吮乳困难等)和局部破伤风(少见,仅伤处附近肌紧张收缩,少数可扩散),需早期识别相关症状并就医防治。
典型症状
肌紧张性收缩
咀嚼肌受累:最早受累的肌肉往往是咀嚼肌,患者会出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可发展为牙关紧闭,就像被锁住了嘴巴一样,这是破伤风比较典型的表现之一。这种情况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儿童可能因为不能正常咀嚼食物而影响进食。
面部肌肉受累:面部肌肉受累时会出现苦笑面容,由于面部肌肉的痉挛性收缩,导致患者的面部表情呈现出类似苦笑的状态。
颈部肌肉受累:颈部肌肉痉挛可使患者出现颈部强直、头后仰的症状,患者的颈部不能灵活转动,头部向后仰,身体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姿势。
躯干、四肢肌肉受累:躯干肌肉受累时,患者会出现角弓反张,即背部肌肉强烈收缩,使得患者的身体向后弯曲,像弓一样。四肢肌肉受累则表现为屈肌比伸肌更易受累,所以患者的四肢呈现出屈曲的状态,但手部可能表现为握拳、屈肘,腿部可能是屈膝等。
阵发性痉挛
上述肌紧张性收缩会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诱发阵发性痉挛,常见的刺激因素有声音、光线、触碰等。痉挛发作时患者表现为强烈的肌肉抽搐,非常痛苦。例如,轻微的声音刺激可能就会引发全身肌肉的剧烈痉挛,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在儿童中,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刺激的敏感性可能更高,更容易因一些轻微的刺激而诱发痉挛发作。
特殊类型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多由接生时脐带消毒不严格引起,患儿常在出生后4-7天发病。早期症状为吮乳困难,随后出现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病情进展迅速,可因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而死亡。新生儿破伤风的预后较差,与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以及感染后的病情进展快等因素有关。
局部破伤风:非常少见,仅累及受伤部位附近的肌肉,在受伤部位出现肌紧张性收缩,一般不会发展为全身性痉挛。但也需要密切观察,因为有少数局部破伤风可能会扩散发展为全身性破伤风。
总之,破伤风的症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特异性,早期识别前驱症状并及时采取措施对于破伤风的防治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有伤口且出现上述相关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破伤风,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