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会出现外观改变、感觉异常、溃疡与感染表现及血管病变相关表现。外观改变有皮肤色泽变化(如暗红、紫红等)和温度异常(患足温度降低);感觉异常包括麻木感(神经病变致感觉神经受损)和疼痛(神经或血管病变共同作用);溃疡好发于足底等部位,感染时局部有红肿、发热、脓性分泌物等;血管病变表现为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表现有一定特点,如老年患者感染进展快,妊娠期患者易溃疡等。
皮肤温度异常:患足皮肤温度可能降低,触摸时感觉较对侧肢体温度低。这是由于下肢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良,使得足部获得的血液减少,热量供应不足。对于生活方式久坐少动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足部温度降低的情况,因为缺乏运动不利于血液循环维持。
感觉异常
麻木感:患者常感觉足部麻木,就像有东西裹住一样,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导致感觉神经受损。在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慢性损伤有关。不同性别之间麻木感的表现差异不大,但女性可能更关注足部的细微感觉变化。
疼痛:疼痛是糖尿病足常见症状之一,可为刺痛、灼痛或胀痛等。疼痛的出现可能是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疼痛可能更为明显。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虽然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糖尿病足,也可能出现疼痛症状,需特别关注其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溃疡与感染表现
溃疡形成:足部可能出现溃疡,好发于足底、足趾等部位。溃疡的形成与足部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病变以及机械压力等因素有关。例如,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导致局部受压,再加上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异常,容易引发溃疡。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代谢等多方面变化,也可能增加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风险。
感染征象:如果溃疡合并感染,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红肿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热量;脓性分泌物是感染部位白细胞等与病原体战斗后的产物。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感染,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密切监测。
血管病变相关表现
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通过触摸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可发现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的重要体征。在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中,动脉搏动情况有所不同,年龄越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可能性越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概率相对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