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详尽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和局部超声,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于红肿波动明显处选顺应皮纹切口,切开钝性分离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术后定期换药、抗感染并注意休息活动,儿童要注重切口护理选影响小抗生素,老年需监测基础病加强营养心理安抚,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血糖助伤口恢复。
一、手术前评估
1.病史采集:详尽询问患者脂肪瘤出现时长、近期红肿热痛是否加剧、既往有无类似感染史及基础疾病状况,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评估血糖控制水平,因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
2.体格检查:重点查看脂肪瘤局部炎症表现,包括红肿范围、有无波动感以判断是否形成脓肿,同时检查全身生命体征,评估感染严重程度。
3.辅助检查:行血常规检查明确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以确定感染程度,局部超声可确定脂肪瘤位置、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脓肿范围大小。
二、手术操作要点
1.麻醉方式:通常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依据脂肪瘤及脓肿部位选取合适麻醉区域。
2.切口选择:于脂肪瘤红肿最显著、波动感最明显处做切口,切口方向尽量顺应皮纹,减小术后瘢痕影响。
3.操作过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充分引流脓液,清除坏死组织,若脂肪瘤与感染组织粘连紧密,需小心分离避免过度损伤周围组织。
三、术后护理关键
1.伤口处理:术后定期换药,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变化。
2.抗感染措施: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可口服或静脉给予抗生素,如无特殊过敏史,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3.休息与活动:患者适当休息,减少局部过度活动,避免切口受牵拉影响愈合,具体活动量依恢复情况逐步增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娇嫩、愈合能力相对较强,需特别注重切口护理,防止感染加重,向家属强调避免儿童搔抓伤口,抗感染治疗谨慎选择药物,优先选用对儿童影响小的抗生素。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基础疾病状况,注意控制血压等指标稳定,因老年患者伤口愈合能力下降,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关注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安抚助力康复。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致伤口愈合延迟及感染复发,术后严格控制血糖,依血糖情况调整降糖方案,加强血糖监测,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血糖稳定在适宜范围,利于伤口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