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有无症状表现和症状性表现,无症状者可能仅通过血糖检测发现,症状性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系统的嗜睡、喂养困难、震颤、惊厥,及其他系统的呼吸改变、皮肤苍白、体温不升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围生期窒息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需密切监测血糖,可疑时及时检测血糖以早期处理保障健康。
症状性表现
神经精神系统:
嗜睡:新生儿会表现出比正常状态下更多的睡眠倾向,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唤醒困难。这是由于低血糖影响了神经系统的能量供应,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受到抑制,使得新生儿处于一种抑制状态。例如,正常新生儿在清醒时能够有一定的活动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低血糖的新生儿则总是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喂养困难:出现吸吮无力、拒奶等情况。因为低血糖影响了新生儿口腔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导致新生儿在吃奶时没有足够的力气吸吮,或者对吃奶没有兴趣,不愿意接受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
震颤:可表现为肢体的细微震颤,如双手抖动、眼睑颤动等。这是因为低血糖干扰了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使得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和肌肉的收缩舒张功能异常,从而出现不自主的震颤。
惊厥: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惊厥,表现为肢体抽搐、双眼凝视、口周发青等。惊厥是神经系统对低血糖的一种较为强烈的反应,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这时候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纠正低血糖,否则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其他系统:
呼吸改变: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则,如呼吸暂停、呼吸急促等情况。低血糖影响了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数秒甚至更长时间,这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呼吸急促则是身体为了弥补缺氧状态而出现的代偿性呼吸加快。
皮肤苍白:由于低血糖时外周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液灌注减少,从而出现面色苍白的表现。这是机体为了优先保证重要脏器如心脏、大脑等的血液供应,而减少外周皮肤的血液循环的一种应激反应。
体温不升: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低血糖会进一步影响体温调节机制,导致体温偏低,低于正常新生儿的体温范围(36℃-37.3℃左右)。体温不升会使新生儿的代谢率降低,加重低血糖的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围生期窒息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这些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高,一旦出现上述可疑表现,应及时进行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低血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