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分为无症状性和症状性。无症状性低血糖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多见,与代谢特点等有关;症状性低血糖有神经系统表现如震颤、抽搐、嗜睡等,自主神经症状如呼吸暂停、皮肤苍白、喂养困难,还有体温不升等表现,需密切监测高危人群并及时处理避免损伤。
一、无症状性低血糖
1.特点
新生儿低血糖中大部分为无症状性,尤其是胎龄较小的早产儿。这是因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对低血糖的耐受性相对较强,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表现。例如,一些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发生低血糖时,可能不会像年长儿或症状性低血糖新生儿那样出现明显的哭闹、震颤等表现。
2.相关因素
与新生儿的代谢特点有关,早产儿肝糖原储存少,糖异生功能差,容易发生低血糖且症状不典型。另外,一些特殊情况,如母亲在孕期有糖尿病,新生儿出生后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自身胰岛素分泌相对亢进,也容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二、症状性低血糖
1.神经系统表现
震颤: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震颤,这是由于低血糖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的不自主运动。例如,双手可能会有快速的、细小的震颤动作。
抽搐: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引起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强直或阵挛性抽搐等。这是因为低血糖导致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功能紊乱,细胞膜电位不稳定,引发异常放电。
嗜睡、反应低下:新生儿会表现出精神萎靡,对周围的刺激反应迟钝,如对声音、触摸等刺激的反应减弱。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大脑的能量供应,神经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
2.自主神经症状
呼吸暂停:低血糖可影响呼吸中枢的功能,导致呼吸暂停。这是由于低血糖对神经系统的多部位产生影响,包括呼吸相关的神经调节通路,使得呼吸节律出现异常。
皮肤苍白:可能出现皮肤颜色苍白,这是因为低血糖时,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外周血管收缩,皮肤血液循环减少所致。
喂养困难:新生儿可能出现吸吮无力、拒奶等喂养困难的表现,这与低血糖影响了新生儿的神经肌肉功能,导致吸吮、吞咽等动作不协调有关。
3.其他表现
体温不升:低血糖可影响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导致体温不升。因为能量代谢异常,影响了产热过程,使得新生儿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一般足月儿体温在36-37.3℃,早产儿体温相对更低)。
新生儿低血糖需要密切监测,尤其是早产儿、母亲有糖尿病的新生儿等高危人群。一旦怀疑新生儿有低血糖可能,应及时进行血糖检测,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避免低血糖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