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可能致血糖升高,原因包括应激反应使应激激素拮抗胰岛素、液体丢失与脱水影响血糖代谢调节、炎症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特殊人群中儿童生理调节不完善血糖升高更明显且需关注后续情况,老年人本身糖代谢调节异常易诱发明显血糖升高且并发症风险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更复杂需密切监测调整降糖方案。
应激反应:当人体发生急性胃肠炎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效果减弱,从而导致血糖升高。例如,有研究发现,在急性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体内应激激素水平升高与血糖波动存在关联。
液体丢失与脱水影响:急性胃肠炎常伴有呕吐、腹泻,导致机体大量液体丢失,引起脱水。脱水状态下,身体的血液循环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可能会影响血糖的代谢调节。而且,脱水还可能导致血液浓缩,使得血糖浓度相对升高。比如,严重脱水的患者,其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会因为水分减少而出现暂时性升高。
炎症因素:肠道的炎症反应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干扰胰岛素的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进而导致血糖升高。一些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使得血糖不能被有效降低。
特殊人群需注意
儿童:儿童患急性胃肠炎时,由于其身体的生理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发生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而且儿童脱水进展往往较快,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血糖波动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血糖升高,在积极治疗胃肠炎、补充液体纠正脱水后,血糖多能恢复正常,但仍需关注后续血糖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糖代谢调节异常,如潜在的糖耐量减低等情况。患急性胃肠炎时,应激因素更容易诱发血糖明显升高。并且老年人发生高血糖后,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不易控制、影响伤口愈合等。所以老年人患急性胃肠炎时,要更加重视血糖监测,在治疗胃肠炎的基础上,注意维持血糖稳定,同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处理上需要综合权衡。
糖尿病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急性胃肠炎时,血糖波动会更加复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机制存在缺陷,在急性胃肠炎的应激状态下,血糖可能会大幅波动,既可能升高,也可能因为饮食摄入减少等原因出现低血糖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患急性胃肠炎时,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使用,以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带来的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