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息肉主要由龋齿、牙齿邻接关系异常、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导致,龋齿会致龋洞形成并刺激牙龈乳头增生;牙齿邻接关系异常包括牙齿移位或倾斜、不良修复体影响会使食物嵌塞或刺激牙龈;口腔卫生不良会致菌斑牙石堆积、食物残渣残留引发牙龈炎症刺激牙龈乳头增生形成牙龈息肉。
一、龋齿因素
1.龋洞形成:当牙齿发生龋坏后,若未及时治疗,龋洞会逐渐加深扩大。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喜欢吃甜食且口腔卫生清洁不到位等原因,更容易发生龋齿进而形成龋洞;成年人如果长期有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刷牙不彻底等,也会导致龋齿及龋洞形成。例如,儿童经常在睡前吃糖果等甜食,口腔内细菌会利用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造成龋洞。
2.刺激牙龈乳头:龋洞形成后,其边缘往往比较尖锐粗糙,会持续刺激牙龈乳头。牙龈乳头是牙龈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起到填充牙齿邻接处的作用,当受到龋洞边缘的刺激时,会出现增生反应,逐渐向龋洞内生长形成牙龈息肉。
二、牙齿邻接关系异常因素
1.牙齿移位或倾斜:一些因素可能导致牙齿发生移位或倾斜,比如长期偏侧咀嚼,会使得一侧牙齿受力过大,逐渐出现牙齿倾斜;牙齿缺失后相邻牙齿向缺隙侧移位等情况。牙齿邻接关系异常后,会导致食物容易嵌塞在邻接处,进而刺激牙龈乳头增生形成牙龈息肉。例如,老年人牙齿缺失后如果不及时修复,相邻牙齿会向缺隙侧倾斜移位,使得邻接关系改变,容易引发牙龈息肉。
2.不良修复体影响:不合适的假牙等修复体也可能导致牙龈息肉的形成。不合适的修复体边缘不贴合,会不断摩擦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牙龈乳头的增生,进而形成牙龈息肉。比如,患者佩戴的假牙制作工艺不佳,边缘粗糙,长期刺激牙龈就可能引发牙龈息肉。
三、口腔卫生不良因素
1.菌斑和牙石堆积:口腔卫生不良时,菌斑会不断在牙齿表面堆积,菌斑钙化后形成牙石。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肿胀,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牙龈乳头容易增生,增加牙龈息肉形成的风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长期不认真刷牙、不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工具,都会导致菌斑和牙石堆积。例如,儿童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口腔内菌斑和牙石堆积,就容易引发牙龈相关问题,包括牙龈息肉。
2.食物残渣残留:进食后如果不能及时清洁口腔,食物残渣会滞留在口腔内,尤其是牙齿邻接处等部位。食物残渣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细菌滋生会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进而刺激牙龈乳头增生形成牙龈息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由于手部活动不便等原因,更容易出现食物残渣残留的情况,从而增加牙龈息肉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