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入手。病史采集包括腹痛(多起于脐周或上腹部后转移固定右下腹)、胃肠道症状(早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症状(发热);体格检查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升高;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可发现肿大阑尾等,腹部CT对不明确病例有助但儿童孕妇等需谨慎。
一、病史采集
1.症状表现
腹痛:多起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典型的腹痛特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腹痛起始位置不典型,女性需注意与妇科疾病鉴别。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曾有过类似腹痛发作史,需重点询问。
胃肠道症状: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食欲减退。
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严重时体温可更高,年龄较小的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变化快,需密切关注。
二、体格检查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部位固定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不同年龄患者麦氏点位置略有差异,但大体在该区域附近,检查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因用力不当引起患者过度疼痛导致检查不准确。
2.反跳痛:腹膜刺激征表现之一,当医生按压右下腹后迅速抬手时,患者感到疼痛加剧,提示炎症累及腹膜。
3.腹肌紧张:也是腹膜刺激征表现,炎症刺激腹膜引起腹肌反射性紧张,儿童腹肌较薄弱,腹肌紧张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仍需仔细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一般白细胞计数可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70%以上,感染严重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更高,但需注意儿童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白细胞计数稍高于成人,需结合年龄参考值判断。
C-反应蛋白(CRP):CRP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之一。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
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情况,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B超是较为安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阑尾的形态、大小等,能发现直径≥7mm的阑尾,但对于肥胖患者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2.腹部CT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尤其是复杂病例,腹部CT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阑尾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渗出等改变,但CT有一定辐射,需权衡利弊,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