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发病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及其他因素有关,阑尾管腔阻塞常见淋巴滤泡增生(儿童多见)和粪石阻塞(老年人易发生),细菌入侵因管腔阻塞后细菌繁殖,其他因素包括胃肠道疾病影响、遗传、饮食习惯及阑尾先天畸形等均可能引发急性阑尾炎。
一、阑尾管腔阻塞
1.淋巴滤泡增生:这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约占60%。阑尾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滤泡,当人体受到感染等因素刺激时,淋巴滤泡会增生,导致阑尾管腔阻塞。儿童患者中,因淋巴滤泡增生导致阑尾管腔阻塞的情况较为多见,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出现感染引发淋巴滤泡反应有关。
2.粪石阻塞:约占35%。阑尾管腔细长,粪石可堵塞阑尾腔,影响阑尾的排空,使阑尾腔内压力升高,进而压迫阑尾壁的血管,造成血运障碍,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相对更容易发生粪石阻塞。
二、细菌入侵
当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腔内细菌大量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阑尾黏膜上皮并使黏膜形成溃疡,细菌由此侵入阑尾肌层。肠道内的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例如,大肠杆菌和脆弱类杆菌等常参与急性阑尾炎的细菌感染过程。不同年龄人群中细菌入侵的易感性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对细菌入侵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差;而老年人可能因为基础疾病等原因,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细菌入侵引发阑尾感染。
三、其他因素
1.胃肠道疾病影响:如急性肠炎、炎性肠病等,可直接蔓延至阑尾,引起阑尾炎症。患有炎性肠病的患者,其肠道的炎症状态可能波及阑尾,导致阑尾发生炎症反应。青少年时期如果患有胃肠道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增加日后发生急性阑尾炎的风险。
2.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某些基因的突变或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阑尾的结构和功能,使个体更容易发生阑尾管腔阻塞或细菌感染等情况,从而引发急性阑尾炎。但遗传因素在急性阑尾炎发病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不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3.饮食习惯:长期进食高糖、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肠道蠕动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了粪石形成和淋巴滤泡增生的风险,进而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几率。比如一些长期偏好快餐饮食的人群,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患急性阑尾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4.阑尾先天畸形:如阑尾过长、过度扭曲、管腔细小、系膜过短等,这些先天畸形会使阑尾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管腔阻塞,从而增加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可能性。例如,阑尾过度扭曲的患者,阑尾腔内的内容物排出不畅,容易引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