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早期有三大症状,一是口腔溃疡长期不愈,中老年人、长期吸烟酗酒及有口腔黏膜病病史者需警惕,表现为牙龈经久不愈溃烂;二是牙齿松动、疼痛,口腔卫生不良、有牙周炎病史者要留意,是肿瘤侵犯支持结构及刺激周围组织神经所致;三是牙龈部位肿块,长期接触槟榔、有口腔癌家族史者需重视,有外生型或溃疡型表现。
一、口腔溃疡长期不愈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牙龈癌,且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免疫力等机能下降,口腔溃疡长期不愈的情况需更警惕。
性别差异:暂无明确因性别导致该症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的证据,但男性和女性都需关注口腔内口腔溃疡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口腔黏膜受刺激,更容易出现口腔溃疡且不易愈合,这类人群若口腔内溃疡超过2周仍未愈合,要高度怀疑牙龈癌可能。
病史影响:有口腔黏膜病病史,如白斑、红斑等癌前病变的人群,出现口腔溃疡长期不愈更应重视,因为这些病变可能发展为牙龈癌。表现为牙龈部位的溃疡,起初可能症状不明显,只是局部有经久不愈的溃烂,疼痛程度不一,有的可能仅有轻微不适。
二、牙齿松动、疼痛
年龄方面:老年人牙齿本身可能存在生理性松动等情况,但牙龈癌导致的牙齿松动往往是病理性的,且会伴随疼痛等其他症状。年轻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牙齿松动和疼痛,也不能忽视。
性别影响:无明显因性别导致该症状有差异的依据,男女都可能出现。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不良,长期有牙菌斑、牙结石堆积的人,容易引发牙龈炎症,进而可能发展为牙龈癌,出现牙齿松动、疼痛。比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口腔的人。
病史情况: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病史的人,牙龈癌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若原有牙周炎基础上出现牙齿松动加重、疼痛异常等情况,要考虑牙龈癌可能。牙齿松动是牙龈癌侵犯牙槽骨等支持结构导致,疼痛则是肿瘤刺激周围组织或侵犯神经引起。
三、牙龈部位肿块
年龄差异:不同年龄都可出现,但各年龄段人群出现肿块的原因不同,牙龈癌导致的肿块需重点排查。儿童出现牙龈肿块相对少见,若出现需考虑良性病变可能,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而成人出现牙龈肿块更要警惕牙龈癌。
性别因素:无特定性别倾向导致该症状差异。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如槟榔(长期大量咀嚼槟榔是牙龈癌的重要诱因之一)的人群,更容易在牙龈部位出现肿块。
病史关联:有口腔癌家族史的人群,出现牙龈肿块时要更谨慎,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牙龈癌风险。牙龈部位可出现外生型或溃疡型肿块,外生型表现为牙龈乳头或边缘呈菜花状突起,溃疡型则是在肿块基础上有溃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