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疫苗接种后有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局部多有红肿疼痛等,全身可现发热、哭闹烦躁、胃肠道反应等,特殊人群如过敏体质、患基础疾病、低龄宝宝不良反应情况更特殊,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送医救治。
全身不良反应
发热:部分宝宝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少数可能出现中度发热,体温在38.5-39℃。发热通常在接种后1-2天出现,持续时间多为1-2天。这是由于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暂时紊乱引起的。例如,有相关研究统计显示,约10%-30%接种甲肝疫苗的宝宝会出现低热情况。
哭闹、烦躁:一些宝宝可能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等表现,这可能与接种疫苗后身体的不适感觉有关,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无法用语言表达身体的难受,只能通过哭闹来体现。通常随着身体不适的缓解,这种哭闹烦躁的情况也会逐渐减轻。
胃肠道反应:少数宝宝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少见,一般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多在1-3天内恢复。这是因为疫苗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引起胃肠道的应激反应。
特殊人群情况
过敏体质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接种甲肝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除了上述常见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外,更有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如果宝宝有明确的食物、药物过敏史,在接种甲肝疫苗前应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接种以及接种后的密切观察措施。因为过敏体质宝宝的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
患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果宝宝本身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癫痫等,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例如,患有哮喘的宝宝接种后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患有癫痫的宝宝可能因发热等不良反应而引发癫痫发作。所以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接种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接种后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
低龄宝宝:低龄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和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疫苗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相比年龄较大的宝宝,低龄宝宝出现发热、哭闹等不良反应的程度可能更明显,而且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在接种甲肝疫苗后,需要更加精心地护理,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保持宝宝休息环境的舒适,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等。
一般来说,甲肝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是轻微且自限性的,但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高热持续不退(超过3天)、呼吸困难、抽搐等,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