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传播途径主要有粪-口途径传播(包括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物品)、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相对少见),且甲肝病毒一般不会母婴垂直传播但分娩时可能因污染导致新生儿感染。
一、粪-口途径传播
这是甲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比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厨师如果是甲肝病毒携带者,在处理食物时,病毒可能污染了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当健康人食用了被污染且未经过充分加热等有效处理的食物后,就容易感染甲肝病毒。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小餐馆,若厨师感染甲肝病毒后没有做好个人卫生,在制作凉拌菜等生食类食物时,就可能将病毒带入食物中,导致多人感染。
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源:如果水源被甲肝病毒污染,比如被含有病毒的粪便污染的水源,人们饮用了这样的水或者用被污染的水来清洗蔬菜水果等,就会感染甲肝。在一些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水源容易受到粪便的污染,从而引发甲肝的传播流行。
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这属于间接的粪-口传播方式。
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甲肝病毒携带者的手如果接触了自己的粪便后,没有正确洗手,然后去接触餐具、玩具、门把手等物品,健康人再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并且在接触后没有洗手就触摸自己的口、鼻等部位,就可能感染甲肝病毒。比如在家庭环境中,如果家里有人患了甲肝,在照顾患者时,接触了患者的粪便等污染物后,如果没有及时彻底洗手,去拿家里其他人的餐具等,就容易造成病毒传播。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互相接触较多,若有小朋友感染甲肝,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玩具等物品也容易被传染。
三、输血及血制品传播
虽然这种传播途径相对较少见,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输入被甲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如果在输血前没有进行严格的甲肝病毒筛查,输入了含有甲肝病毒的血液或者血制品,就可能导致受血者感染甲肝。不过随着血制品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传播途径的发生几率已经大大降低。但在一些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或者检测不规范的地方,仍有一定风险。对于有输血史的人群,如果出现疑似甲肝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来排除感染情况。
四、母婴传播
甲肝病毒一般不会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因为甲肝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孕妇感染甲肝病毒后,病毒一般不会通过胎盘等途径传播给胎儿。但是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的血液等污染了新生儿的皮肤黏膜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感染甲肝病毒。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为罕见。对于孕妇感染甲肝的情况,在分娩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新生儿接触到被污染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