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需从多方面进行护理,包括伤口清洁消毒、足部保湿;血糖监测、饮食运动配合;每日足部检查、选合适鞋袜;预防神经血管病变相关并发症;关注心理护理,以综合维护患者足部及全身状况,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足部保湿:由于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干燥,可使用无刺激性的保湿霜保持足部皮肤湿润,但要避免在脚趾间使用,防止引起真菌感染,保持皮肤健康有助于足部整体状况的维护。
血糖控制相关护理
血糖监测:指导患者规律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让患者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况,一般建议每天监测2-4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因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改善糖尿病足的基础,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等。
饮食与运动配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合理摄入,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等,运动时间可根据患者情况安排,每次15-30分钟左右,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血液循环。
足部观察与保护
每日足部检查:患者或护理人员每日要检查足部有无红肿、破溃、水疱、鸡眼等情况,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足部不适,更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足部异常情况以便早期处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感觉神经可能退化,更要仔细检查,防止察觉不到的足部损伤。
选择合适鞋袜:为患者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鞋子,鞋子的尺码要合适,避免过紧或过松,袜子应选择棉质、柔软、无弹性的,防止对足部造成压迫和摩擦,减少足部受伤的风险。儿童糖尿病患者选择鞋子时要考虑其足部的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影响足部正常发育,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鞋子的缓冲和支撑功能。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预防神经病变相关并发症:指导患者避免足部受伤,如不要赤足行走等,对于有神经病变的患者,由于感觉减退,更要小心避免烫伤、冻伤等,可通过温水泡脚但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一般37-40℃),让患者了解神经病变对足部的影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血管病变相关并发症:鼓励患者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对于有血管病变的患者,要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等可能造成烫伤的保暖方式,防止加重足部缺血情况。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往往会因为病情反复、预后不佳等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其是儿童糖尿病足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影响生活而产生心理负担,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进行心理疏导,老年患者也可能因为长期患病产生消极情绪,要帮助其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