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智齿冠周炎的扩散途径主要有向周围软组织扩散(包括向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颊间隙扩散)、沿淋巴管扩散(向下颌下淋巴结、颈上深淋巴结等区域淋巴结扩散)以及向下颌骨扩散(引起下颌骨骨髓炎),不同人群在各扩散途径中因自身生理或病理特点有不同表现,如儿童、女性生理期、老年人、有基础病史等人群情况各异。
向周围软组织扩散:
咬肌间隙:智齿冠周炎炎症可沿下颌支外侧面向咬肌间隙扩散。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炎症发生时,咬肌区会出现肿胀、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张口受限,因为咬肌受到炎症刺激发生痉挛,影响下颌的正常运动。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咬肌等组织相对较薄弱,炎症扩散可能相对更快,需要更密切关注;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炎症扩散的可能性也可能增加。
翼下颌间隙:炎症可经下颌支内侧向翼下颌间隙扩散。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内侧骨壁之间,感染时可出现口腔内翼下颌皱襞处黏膜水肿,下颌支后缘稍内侧区域压痛,同时可能伴有张口受限等症状。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组织修复和抵抗炎症扩散的能力下降,一旦发生下颌智齿冠周炎,向翼下颌间隙扩散的风险相对较高;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身体免疫力低下,炎症扩散的可能性更大且恢复相对较慢。
颊间隙:炎症可向颊间隙扩散,颊间隙位于颊肌与咬肌之间,表面皮肤肿胀、充血,可有压痛,若感染严重,可能形成颊部脓肿。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其口腔局部微环境较差,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发生炎症扩散至颊间隙的情况;儿童在玩耍时若不慎咬伤口腔黏膜,合并智齿冠周炎时,炎症扩散至颊间隙的风险也会增加。
沿淋巴管扩散:炎症可通过淋巴管向区域淋巴结扩散,常见的如下颌下淋巴结、颈上深淋巴结等。当炎症波及下颌下淋巴结时,下颌下淋巴结会肿大、压痛;若波及颈上深淋巴结,可能导致颈部相应区域淋巴结肿大。妊娠期女性由于身体的特殊生理变化,免疫系统相对受到一定影响,炎症通过淋巴管扩散时,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对胎儿的影响;患有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本身免疫系统存在异常,炎症经淋巴管扩散时,淋巴结的反应可能与常人不同,需要谨慎对待炎症的发展。
向下颌骨扩散:炎症可直接蔓延至下颌骨,引起下颌骨骨髓炎。急性期可能出现下颌骨局部剧烈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慢性期可能有死骨形成、瘘管形成等表现。老年人骨质相对疏松,下颌骨骨髓炎发生后恢复相对困难;有放射性骨坏死病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下颌骨本身存在一定的病理基础,发生智齿冠周炎后向下颌骨扩散导致骨髓炎的风险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