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健康需做到: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并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注意饮食健康,控制糖分摄入、增加蔬果摄入;定期口腔检查,成年人每年至少一次,儿童从第一颗牙萌出起每半年一次;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缓解压力。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牙线可以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嵌塞的食物,对于牙缝较宽的人尤其重要。使用牙线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牙龈。对于佩戴正畸矫治器的人群,由于牙齿排列不整齐,更容易残留食物和菌斑,需要使用专门的正畸牙线或间隙刷来清洁牙齿。
注意饮食健康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食用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因为口腔中的细菌会利用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导致牙龈炎。例如,过多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患龋齿和牙龈炎的风险,儿童和青少年尤其要注意限制高糖饮料的摄入。研究表明,长期高糖饮食的人群,口腔内菌斑堆积增多,牙龈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糖饮食人群。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蔬果,如橙子、柠檬、菠菜、牛奶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缺乏维生素C时牙龈容易出血、肿胀,增加患牙龈炎的可能性;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牙齿和骨骼的健康也非常重要。例如,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人,牙龈的健康状况往往较好。
定期口腔检查
成年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口腔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发现早期的牙龈炎、龋齿等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洗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生。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增加牙龈炎的发病风险,更需要定期洗牙和口腔检查。
儿童:从第一颗牙齿萌出开始,就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半年一次。儿童时期是牙齿发育的关键阶段,早期发现牙齿排列不齐、龋齿等问题可以及时干预,预防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家长应带儿童到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由专业医生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口腔保健指导。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吸烟会使牙龈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降低牙龈的抵抗力,容易引发牙龈炎。戒烟后,牙龈的血液循环会逐渐改善,炎症也会有所减轻。过量饮酒会影响口腔的酸碱平衡,不利于口腔健康,增加牙龈炎的发生几率,所以应尽量避免过量饮酒。
缓解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口腔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增加患牙龈炎的风险。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身心放松。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减轻压力,维持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