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健康需从多方面着手。要正确刷牙,每天至少两次且超3分钟,用巴氏刷牙法,儿童需家长协助并选合适用品;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邻面,老人松动牙要轻柔操作。合理饮食要控糖,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定期口腔检查,每6-12个月专业洁牙,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儿童3岁起就查。还要避免不良刺激,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服致牙龈增生药物。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齿邻面,牙线可以有效清除牙齿邻接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牙缝刷则适用于牙缝较大或有正畸矫治器的人群,能更好地清洁难以刷到的部位。对于老年人牙齿松动明显者,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合理饮食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食用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因为口腔中的细菌会利用糖分产酸,腐蚀牙齿导致牙龈炎。例如,儿童应限制碳酸饮料的饮用,每天饮用次数最好不超过1次,且要在短时间内喝完,而不是长时间含在口中。
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橙子、西兰花、菠菜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牙龈组织的健康,增强牙龈的抵抗力;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牙齿和骨骼的健康很重要。孕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易患牙龈炎,更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可适当增加牛奶、鱼类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
定期口腔检查
专业洁牙:每6-12个月到口腔科进行一次专业洁牙,由牙医使用专业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牙结石是牙龈炎的重要致病因素,通过洁牙可以有效预防牙龈炎的发生。老年人由于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更应定期洁牙,一般每半年左右就需要洁牙一次。
口腔健康检查:除了洁牙外,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牙医可以及时发现口腔内潜在的问题,如早期的牙龈炎、龋齿等,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儿童从3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乳牙期的口腔问题,预防恒牙期牙龈炎等疾病的发生。
避免不良刺激
戒烟限酒:吸烟会使口腔环境变差,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降低牙龈的抵抗力,容易引发牙龈炎;过量饮酒也会对口腔黏膜和牙龈造成刺激,增加牙龈炎的发病风险。吸烟者应尽量戒烟,饮酒者要适量饮酒,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避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会引起牙龈增生,从而增加牙龈炎的发生几率。如果因病情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一旦发现牙龈增生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考虑是否调整药物。例如,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时,要密切关注口腔牙龈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