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腹部肿块是最常见表现,约90%以上患儿因之就诊,肿块体积大、质地硬等;约1/3患儿有腹痛,因肿瘤生长牵拉或侵犯组织器官所致;血尿发生率约10%-15%,多为镜下血尿;约1/3-1/2患儿有高血压,与肿瘤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物质有关;部分患儿有发热,病情进展可有消瘦、贫血,转移时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症状,如肺转移咳嗽咯血等、骨转移局部疼痛等、肝转移肝大黄疸等。
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90%以上的患儿是因腹部肿块就诊。通常肿块体积较大,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肿块多位于上腹一侧季肋部,早期一般不超过中线,但增大后可越过中线。对于婴幼儿,家长往往是在给孩子洗澡或更衣时发现腹部有异常包块。
年龄因素:婴幼儿腹部肌肉相对薄弱,肿块更容易被发现;年长儿腹部脂肪相对较多,肿块可能被掩盖,发现时往往肿块已较大。
腹痛
约1/3的患儿会出现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钝痛。腹痛的原因主要是肿瘤生长牵拉肾包膜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所致。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孩子原本生活规律,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家长应提高警惕,这可能是肾母细胞瘤的表现。对于有腹痛症状的患儿,需详细询问腹痛的发作时间、频率、程度等。
血尿
血尿的发生率约为10%-15%,多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相对较少见。血尿的产生是由于肿瘤侵犯肾盂、肾盏黏膜引起。
病史因素:如果患儿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史,突然出现血尿,要考虑肾母细胞瘤的可能。同时需注意与其他能引起血尿的疾病相鉴别,如尿路感染等。
高血压
约1/3-1/2的患儿会出现高血压,血压可轻度升高至中度升高。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肿瘤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物质有关,导致肾素分泌增多,引起血压升高。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儿血压升高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对于肾母细胞瘤患儿出现的高血压,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高血压可能会对患儿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产生影响。
其他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发热原因可能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有关。
消瘦、贫血: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可出现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这是因为肿瘤消耗身体能量,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可能伴有慢性失血等情况。
转移相关症状:当肿瘤发生转移时,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肺转移时可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骨转移时可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肝转移时可出现肝大、黄疸等。不同转移部位的症状因转移器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结合影像学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转移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