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炎性狭窄是否做手术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狭窄致严重尿路梗阻影响肾功能、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难控或病因持续存保守难除病因则可能需手术;若狭窄轻且肾功能不受影响或患者基础差难耐受手术则可不立即手术,由泌尿外科医生综合狭窄程度、对肾功能影响、症状及全身状况等判断。
一、需要考虑的情况
1.狭窄程度与对肾功能影响
当输尿管炎性狭窄导致严重的尿路梗阻,影响肾功能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尿路造影等)发现狭窄处导致肾脏积水进行性加重,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下手术解除狭窄以保护肾功能是必要的。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肾脏功能处于发育阶段,更应及时评估狭窄对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肾脏积水可能会抑制肾脏的正常发育,所以一旦发现因输尿管炎性狭窄导致明显肾脏积水且有肾功能受损迹象,可能需要更早干预手术。
2.症状严重程度
如果患者出现反复的肾绞痛、尿路感染频繁发作且经保守治疗难以控制等严重症状时,手术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症状的表现和耐受程度有所不同。比如成年患者可能因肾绞痛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反复发热、排尿异常等,当这些严重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法缓解时,手术干预可能是必要的。
3.狭窄病因持续存在且难以通过保守治疗去除
如果引起输尿管炎性狭窄的病因(如特定的感染因素等)持续存在,且通过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法有效去除病因以缓解狭窄情况,此时可能需要手术。例如,经过规范的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狭窄仍无改善甚至加重的情况,手术就成为考虑的方向。
二、不需要立即手术的情况
1.狭窄程度较轻且肾功能不受影响
当输尿管炎性狭窄程度非常轻微,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肾脏积水不明显,肾小球滤过率在正常范围内,且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都可以先进行保守观察,但需要定期复查泌尿系统相关检查,如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肾脏积水情况、肾功能指标等。
2.患者基础情况差难以耐受手术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若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创伤,此时可能暂不考虑手术,而采取保守的对症治疗,如控制尿路感染、缓解疼痛等。儿童患者如果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时,也会先评估保守治疗的可行性,尽量通过药物等保守手段稳定病情,再进一步评估手术时机。
总之,输尿管炎性狭窄是否要做手术是一个需要由泌尿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包括狭窄程度、对肾功能的影响、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