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有多种症状表现,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且尿色渐深)、黄疸期(发热消退、黄疸加深、肝大等)、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消失等);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较常见,症状轻且持续短;重型肝炎少见,起病急、黄疸深、消化道症状重、有出血倾向和肝性脑病等,老年人或有基础病史者易发生,儿童重型肝炎罕见且凶险。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
症状表现:此期持续1-21天,平均5-7天。多数患者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儿童患者发热症状相对较为突出,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体温升高更明显且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等。消化道症状较为明显,儿童可能因食欲减退出现喂养困难等情况。部分患者可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咳嗽等。此期末,部分患者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色。
2.黄疸期
症状表现:黄疸期持续2-6周。发热逐渐消退,黄疸逐渐加深,首先出现巩膜及皮肤黄染,随后黄疸可累及全身皮肤,儿童的皮肤相对较薄,黄疸可能更易观察到。黄疸出现后,发热消退,而其他症状可能有好转,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开始减轻,但尿色继续加深,粪便颜色变浅。同时,肝大,质地软,有压痛及叩击痛,儿童肝脏相对体积较大,肝大可能更容易通过触诊发现异常。部分患者有轻度脾大。
3.恢复期
症状表现:恢复期持续1-2个月。黄疸逐渐消退,症状逐渐消失,肝脾逐渐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儿童在恢复期的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影响恢复。
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症状表现:此型较黄疸型肝炎多见。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及肝区痛等,症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3个月内恢复。儿童患者可能症状不如成人典型,容易被忽视,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其发病率可能与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因素有关,感染甲肝病毒后可能更多表现为无黄疸型。
三、重型肝炎(少见)
症状表现:极少见,主要发生于老年人或有基础病史等特殊人群。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严重的恶心、呕吐、腹胀等,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嗜睡、昏迷等,儿童重型肝炎更为罕见,一旦发生病情进展非常凶险,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发生重型肝炎后预后相对较差,基础病史如慢性肝病等会增加重型肝炎发生的风险及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