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急性期多在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溪蟹、蜊蛄后数天至数月内发病,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及消化道症状,儿童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更重;慢性期有肺型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外其他组织器官受损有脑型(有神经系统症状)、腹型(有腹痛、腹泻等)、皮下结节或包块等症状,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有高危生活方式人群需警惕。
一、急性期症状
肺吸虫病急性期多在生食或半生食含肺吸虫囊蚴的溪蟹、蜊蛄后数天至数月内发病。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39℃,部分可达39℃以上,发热持续时间不等,可为数天至数月。同时还可能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肺吸虫童虫在体内移行,引起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全身的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可能发热更为明显,且全身症状相对成人可能更重,如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可能更为突出。
二、慢性期症状
(一)肺型症状
1.咳嗽、咳痰:最为常见,咳嗽多为持续性,早期为干咳,随后可咳出铁锈色痰或棕色痰,这是由于童虫或成虫在肺部移行、定居,破坏肺组织,引起出血、坏死,血液与痰液混合所致。成人及儿童均可出现咳嗽、咳痰,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有反复咳嗽、咳痰的情况。
2.咯血:咯血的发生率也较高,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咯血机制与肺组织的损伤、血管破坏有关。
3.胸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刺痛或胀痛,与病变累及胸膜有关。
(二)胸外其他组织器官受损症状
1.脑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肺吸虫病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可出现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视力障碍、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肺吸虫童虫或成虫可移行至脑部,引起脑组织的炎症、水肿、占位性病变等。儿童脑型肺吸虫病可能会影响其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等,需引起重视。
2.腹型: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腹痛部位不固定,可为隐痛或绞痛,腹泻可为稀便或黏液便。这是由于虫体在腹腔内移行,侵犯肠道等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儿童腹型肺吸虫病可能会影响其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
3.皮下结节或包块:皮下可出现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多见于胸背部、腹部等部位,结节或包块大小不一,质地较硬,可活动,有轻度压痛。童虫在皮下移行时可形成此类病变。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肺吸虫病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的症状特点主要围绕上述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表现展开。例如,有生食溪蟹、蜊蛄等高危生活方式的人群,更需警惕肺吸虫病的可能,出现相应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