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藓与艾滋病有关,艾滋病患者易出现口腔扁平苔藓等病变,其口腔黏膜可表现为网状、糜烂型、萎缩型,部分患者有皮肤损害及指(趾)甲损害,不同人群症状程度有差异,生活方式可影响症状,艾滋病患者出现口腔扁平苔藓需及时就医诊治。
一、口腔扁平苔藓和艾滋病的关系
口腔扁平苔藓(OLP)和艾滋病(AIDS)有一定关联。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严重破坏,更容易出现口腔扁平苔藓等机会性感染或病变。当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口腔黏膜的防御机制减弱,就可能引发口腔扁平苔藓相关的病变。
二、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
(一)口腔黏膜表现
1.网状型
多见于双颊黏膜及前庭沟,表现为灰白色条纹,条纹相互交织成网状,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度不适感,这种情况在免疫力正常人群中也较为常见,但在艾滋病患者中可能因免疫状态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特点,比如在艾滋病患者中可能症状出现更频繁或程度有所变化。
2.糜烂型
黏膜充血发红,有糜烂面,表面有渗出物,形成假膜,患者常有疼痛,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在艾滋病患者中,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可能更容易反复发作,愈合时间相对延长,并且可能伴随其他口腔机会性感染的表现,如同时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3.萎缩型
黏膜变薄,呈红色,有糜烂,患者有粗糙感、疼痛或口干等症状。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萎缩型口腔扁平苔藓可能与整体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免疫功能越差,萎缩型病变可能越难以控制。
(二)皮肤表现
部分患者伴有皮肤损害,皮肤损害多发生于四肢,表现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边界清楚,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用放大镜观察,丘疹表面有灰白色小点及细纹)。在艾滋病患者中,皮肤的口腔扁平苔藓表现可能与非艾滋病患者类似,但由于免疫功能的影响,皮肤病变的恢复可能受到阻碍,并且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皮肤表现变异情况。
(三)指(趾)甲表现
少数患者可出现指(趾)甲损害,表现为甲板增厚或变薄,甲板与甲床分离,甲面上有纵沟及变形等。艾滋病患者出现指(趾)甲口腔扁平苔藓表现时,也可能因为免疫状态的原因,甲损害的修复过程变得缓慢,并且可能合并其他甲部的机会性感染等问题。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可能在表现程度上有所差异,但基本的病变类型是相似的。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会加重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艾滋病患者都是如此。对于有艾滋病病史或处于艾滋病感染风险中的人群,一旦出现口腔扁平苔藓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艾滋病相关检测以及口腔扁平苔藓的规范诊治,因为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扁平苔藓可能提示免疫状态较差,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