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包括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膜不光滑、斑块破裂等致血栓形成,动脉炎使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如血小板异常、凝血因子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如低血压、心输出量减少)及其他因素(微栓塞、血管痉挛)。
动脉炎:各种炎症性疾病累及脑动脉,如风湿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炎症会使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脑的血液供应。不同性别均可发生,但某些自身免疫性动脉炎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可能相对较高。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脑动脉受累,进而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液成分改变
血小板增多、减少或功能异常: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易形成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的疾病,如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等,都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凝固和血流状态。这些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均可发生,例如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可能在儿童期就被发现。
凝血因子异常:某些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如血友病患者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血栓形成或出血后血栓形成异常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流动力学改变
低血压:当患者存在严重的低血压时,如体位性低血压突然发作,或因大出血、严重脱水等导致血压急剧下降,脑动脉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较差,更容易在血压波动时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例如,老年人从卧位突然站起时,可能因血压瞬间下降而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输出量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的血液灌注不足。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和女性在心血管疾病的易患因素上有所不同,男性可能更多与吸烟、高血压等相关,女性可能与绝经等因素相关,但都可能出现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例如,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其他因素
微栓塞: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微栓子,如颈动脉或椎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心脏内的附壁血栓脱落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造成小血管阻塞,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种微栓塞可能在没有明显血管狭窄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在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更易出现,如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心脏内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容易导致微栓塞。
血管痉挛:某些情况下,如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脑动脉可发生痉挛,导致血管管径变窄,脑血流量减少。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情绪波动等因素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可能不同,年轻人可能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老年人可能在寒冷刺激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