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障碍有近事远事记忆减退、找词命名等语言障碍及执行复杂任务能力下降,视空间技能障碍表现为易迷路、绘画构图困难,情绪行为改变有抑郁、焦虑、易怒、徘徊、攻击、刻板行为及睡眠节律紊乱,人格改变是性格、财物管理、社会规范遵守等方面变化,运动功能障碍后期有行动迟缓、步态不稳、震颤致日常活动困难。
一、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1.记忆障碍:早期多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如经常遗忘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放置物品的位置等,随着病情进展,远事记忆也会受累,可能忘记重要事件的日期、地点等,严重时连熟悉的亲人姓名、关系等都无法回忆。例如,患者可能早上刚说过的话,下午就完全不记得,且难以通过提示回忆起来。
2.语言障碍:出现找词困难,在交流时难以用恰当的词汇表达想法,命名障碍较为常见,比如不能准确说出常见物品的名称,如将“手表”说成“那个看时间的东西”等,还可能出现复述困难、语言理解障碍等情况,导致沟通逐渐困难。
3.执行功能障碍:难以完成复杂的日常任务,如计划一次简单的购物行程时,会出现步骤混乱、无法合理安排时间和顺序的情况;在工作中也可能无法胜任需要规划、组织的工作,表现为计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二、视空间技能障碍相关症状
患者会出现视空间技能方面的问题,比如容易迷路,在熟悉的环境中也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外出后难以凭借自身能力返回;在绘画构图时表现困难,不能准确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或人物、房屋等的结构,无法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距离等空间关系。
三、情绪和行为改变相关症状
1.情绪改变: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缺乏活力等;也可能出现焦虑情绪,如莫名的紧张、担忧、坐立不安等;还可能出现易怒的情况,轻微刺激就会引发情绪激动、发脾气等。
2.行为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徘徊行为,无目的的来回走动;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对周围人进行言语攻击或肢体攻击;有的患者会出现刻板行为,如反复重复某个动作,像不停拍手、摇晃身体等;还可能出现睡眠节律紊乱,如白天嗜睡,晚上失眠,影响自身及周围人的休息。
四、人格改变相关症状
患者的人格可能发生明显变化,原本性格开朗、友善的人可能变得孤僻、自私,对他人的态度冷漠;原本节俭的人可能变得挥霍无度,对财物管理混乱;原本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可能出现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随地大小便等,但这往往是病情导致认知和判断能力下降所致,并非患者本意。
五、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疾病后期,患者可能出现运动功能方面的异常,表现为行动迟缓,走路速度减慢,步伐变小;步态不稳,容易跌倒,平衡能力下降;还可能出现震颤,类似帕金森病的震颤表现,双手、肢体等不自主抖动,影响日常的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漱等基本生活操作都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