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脓肿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切开引流、局部冲洗)、全身治疗(抗生素应用、对症支持治疗)和病因治疗(口腔卫生指导、治疗相关口腔疾病),局部治疗根据情况操作,全身治疗依病情选抗生素等并对症支持,病因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和治疗相关口腔疾病,不同人群操作有需注意之处。
一、局部治疗
1.切开引流
当牙龈脓肿有波动感时,需进行切开引流。一般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用尖刀片切开脓肿,使脓液充分引流出来。这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为儿童的牙龈组织相对更娇嫩。对于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术后感染的防控,因为这类患者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感染风险更高。
2.局部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对脓肿部位进行反复冲洗,可清除局部的食物残渣、脓液等异物。对于儿童,冲洗时要注意控制冲洗的压力,避免冲洗液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等情况;对于妊娠期女性,冲洗时要谨慎操作,因为妊娠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状态,过度刺激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等不良后果。
二、全身治疗
1.抗生素应用
如果脓肿较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但对于儿童,要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副作用且对儿童不合适的抗生素;对于哺乳期女性,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对乳汁的影响,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调整剂量,因为药物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相对安全的抗生素,但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和个体差异来定。
2.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有发热症状的患者,要进行体温监测。如果体温较高,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方式,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对于儿童,物理降温是更安全的退热方式,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退热药物滥用;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患者,要密切关注其全身状况,因为牙龈脓肿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需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的全身状况稳定。
三、病因治疗
1.口腔卫生指导
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指导其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辅助清洁牙缝。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因为儿童自我口腔清洁能力较弱;对于老年人,可能存在牙齿松动、咀嚼功能下降等情况,要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洁工具,如软毛牙刷等。
2.治疗相关口腔疾病
如果牙龈脓肿是由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引起的,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龋齿,要及时进行充填治疗;对于牙周炎,要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如洁治、刮治等。对于妊娠期女性的牙龈脓肿,要考虑到妊娠阶段,在治疗牙周炎等疾病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避免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进行可能对妊娠有影响的侵入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