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面部外观观察、X线检查、家族史询问、生长发育阶段考虑及咬合关系详细检查来判断骨性地包天与牙性地包天,骨性地包天有面部凹面型等骨骼相关表现,牙性地包天多为牙齿排列问题,儿童地包天需尽早检查,不同年龄段判断及处理方式有别,成人则依上述检查明确类型以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1.面部外观观察:骨性地包天患者通常面部侧面会有明显的凹面型,下颌骨相对前突较为显著,从正面看可能也会存在面型不对称等情况;而牙性地包天患者面部外观在侧面一般没有明显的凹面型,面型相对更接近正常,主要是牙齿的排列问题导致的反颌。
2.X线检查:
头颅侧位片:通过拍摄头颅侧位片可以测量相关的骨骼角度和线距等指标来判断。例如,骨性Ⅲ类错颌时,下颌骨的位置相对于颅骨的位置会出现异常,常用的测量指标有SNB角(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正常范围约为80°-82°,如果SNB角大于82°且ANB角(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小于0°,往往提示存在骨性下颌前突;牙性地包天患者头颅侧位片上骨骼的角度和线距多在正常范围内,主要是牙齿的位置异常导致反颌,如下前牙的位置过于靠前等。
家族史询问
如果家族中有多人存在地包天且多为下颌骨发育异常的情况,那么骨性地包天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牙性地包天往往家族中更多是牙齿排列类似问题的情况。
生长发育阶段考虑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骨性地包天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加重,因为骨骼还在不断生长;而牙性地包天一般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不进行干预,牙齿的反颌情况相对变化不大,但骨骼的生长对其影响较小。例如,处于替牙期的儿童,如果是骨性地包天,可能会发现下颌骨的前突趋势在持续;若是牙性地包天,下颌骨的形态相对稳定,主要是牙齿的替换导致反颌。
咬合关系详细检查
1.牙齿接触情况:骨性地包天患者即使将牙齿尽力咬合,上下前牙的接触关系也不是正常的尖窝交错关系,往往是下颌前牙盖过上颌前牙过多,而且可能存在磨牙关系异常等情况;牙性地包天患者通过调整咬合,有可能使上下前牙达到较为正常的尖窝交错接触关系,磨牙关系也可能恢复正常。
2.牙齿排列精细检查:牙性地包天患者的牙齿本身形态、结构多为正常,主要是牙齿的位置异常导致反颌,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齿排列即可改善;骨性地包天除了牙齿排列问题外,还存在骨骼的问题,单纯正畸治疗可能效果有限,往往需要结合正颌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发现地包天情况,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评估,因为早期干预对改善地包天的预后非常重要。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地包天的判断和后续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充分考虑生长发育对骨性和牙性地包天判断及治疗的影响,成人则主要通过上述临床检查等方式来明确是骨性还是牙性地包天,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