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牙齿矫正器需注意多方面事项,口腔清洁要增加频率、用对方法和工具,饮食要避免过硬及粘性食物,要避免用手触碰矫正器并定期复诊,初期轻微疼痛可吃温凉软食缓解,矫正器异常要立即联系医生处理。
使用辅助清洁工具:可以使用正畸专用牙线、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正畸牙线可以有效地清洁牙齿邻面和矫正器钢丝之间的缝隙,冲牙器则能通过高压水流冲洗掉牙齿表面和矫正器上的食物残渣。冲牙器的使用压力要适中,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选择儿童专用且压力可调节的冲牙器,避免压力过大损伤口腔黏膜。
饮食方面
避免食用过硬食物:不能食用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硬骨头、甘蔗等。因为过硬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矫正器变形、脱落,影响矫正效果。例如,咬坚果时巨大的咬合力可能使矫正器的托槽松动甚至脱落,需要重新粘接托槽,延长矫正时间。对于青少年患者,由于其喜欢吃零食,家长要引导其避免选择过硬的零食,如硬质糖果等。
减少粘性食物摄入:应减少粘性食物的摄入,像口香糖、糯米制品等。粘性食物容易粘在矫正器上,难以清除,不仅会导致口腔异味,还会滋生细菌,增加患龋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控制其食用粘性食物的量,因为儿童可能对粘性食物比较喜爱,容易不小心粘在矫正器上。
矫正器相关注意事项
避免用手触碰矫正器:不要用手去随意触碰矫正器,尤其是不要用手指去掰动托槽和钢丝。因为手上有很多细菌,触碰矫正器可能会导致矫正器感染,而且随意掰动可能会使矫正器的位置发生改变,影响牙齿的移动效果。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家长要告知其不能用手触摸矫正器,必要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少儿童触碰矫正器的行为。
定期复诊:要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定期复诊。一般来说,每4-6周需要复诊一次,医生会根据牙齿的移动情况调整矫正器的力度等。在复诊过程中,医生可以及时发现矫正器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例如,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齿移动相对较快,更需要按时复诊,医生能根据其牙齿的最新情况调整矫正器,保证矫正顺利进行。
不适情况处理
轻微疼痛应对:戴矫正器初期可能会出现牙齿轻微疼痛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在佩戴矫正器后的1-2周内会逐渐缓解。可以通过吃温凉的软食来缓解疼痛,避免吃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刺激牙齿。对于儿童患者,若出现疼痛,家长要观察其疼痛程度,如果疼痛较轻且逐渐缓解,可不用特殊处理;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牙龈红肿等,应及时带儿童复诊。
矫正器异常情况处理:如果发现矫正器有部件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处理,不要自行处理。因为矫正器的每个部件都对牙齿的移动起着重要作用,部件松动或脱落可能会影响矫正的进程。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矫正器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让医生进行专业的处理,避免耽误矫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