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孕妇感觉因类型等不同而异,显性外出血为主有阴道流血等,隐性内出血为主有持续性腹痛等,混合性则介于两者间;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孕妇有不同特点,年轻孕妇心理压力大,高龄孕妇病情进展快,女性孕期需关注,不良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孕妇风险高,孕妇出现相关症状需立即就医。
显性胎盘早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孕妇可出现阴道流血,量较多,色暗红,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基本相符。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腹痛逐渐加剧等情况。例如,一些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盘早剥,首先表现为阴道较多量的出血,同时可能伴有逐渐增强的宫缩痛。
隐性胎盘早剥:内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3,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等孕妇。孕妇可无阴道流血或少量阴道流血,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腰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后血肿大小呈正相关。腹痛程度较剧烈,可呈持续性胀痛,严重时孕妇面色苍白、出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比如,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的孕妇,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且伴有血压下降等表现,要高度怀疑隐性胎盘早剥。
混合性胎盘早剥:既有内出血又有外出血,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其程度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孕妇的特点
年龄因素:年轻孕妇如果发生胎盘早剥,往往更关注自身及胎儿的预后,心理压力可能较大,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而高龄孕妇本身存在一些基础健康问题的风险相对更高,发生胎盘早剥时病情可能进展更快,因为其身体各机能相对减退,对失血等情况的耐受能力较年轻孕妇差。例如,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可能较年轻孕妇高。
性别因素:胎盘早剥是妊娠相关的疾病,仅发生在女性孕期,男性无此情况。女性在孕期需要特别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患有高血压、肾病等疾病的孕妇,更要密切监测。
生活方式因素: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酗酒可能导致身体机能紊乱,这些都不利于胎盘的血液供应,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几率。比如长期吸烟的孕妇,其血管内皮可能受损,影响胎盘的血运,使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增加。
病史因素:有既往胎盘早剥病史的孕妇,再次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明显升高。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autoimmune疾病等的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较正常孕妇高。例如,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妇,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容易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可能。
胎盘早剥是严重危及母儿生命的疾病,孕妇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