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多种症状表现,腹痛初始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且疼痛加剧;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部分有腹泻或便秘;全身有低热或更高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不适;体征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症状表现
(一)腹痛
1.初始表现:多数患者先出现脐周或上腹部隐痛,这是因为阑尾管腔梗阻,内脏神经反射引起。这种疼痛具有模糊性,患者往往不能准确指出疼痛的具体位置,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非典型表现。对于女性患者,需注意与右侧附件疾病相鉴别,男性则要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疾病区分。
2.转移过程:数小时(6-8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典型体征。疼痛性质转变为较为剧烈的持续性胀痛或跳痛,是由于炎症波及浆膜层,刺激壁层腹膜所致。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相对迟钝,腹痛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其全身情况和腹部体征变化;儿童因表述能力有限,家长应留意儿童是否有拒按右下腹等表现。
(二)胃肠道症状
1.恶心、呕吐:早期即可出现,程度轻重不一。这是由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引起反射性呕吐。儿童患者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呕吐可能较为频繁,需注意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呕吐后腹痛症状可能暂时缓解,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情好转,仍需持续关注病情进展。
2.腹泻或便秘:腹泻多见于盆腔位阑尾炎,炎症刺激直肠导致;便秘相对较少见,主要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对于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较弱,腹泻或便秘可能会加重其身体负担,需要加强护理,观察大便的性状、次数等情况。
(三)全身症状
1.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是机体对炎症的反应。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加重时体温可升高,可达到38-39℃,甚至更高。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或体温波动不典型,要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等全身情况。
2.全身不适: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精神萎靡,若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要警惕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等严重情况。
(四)体征表现
1.右下腹压痛:是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无论年龄大小,右下腹固定压痛是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儿童由于腹部脂肪较厚等原因,压痛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仍可在右下腹找到相对固定的压痛部位。
2.反跳痛:即压痛后迅速抬手时疼痛加剧,提示炎症累及壁层腹膜。老年人由于感知觉减退,反跳痛可能不明显,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3.腹肌紧张:早期可不明显,随着炎症加重,可出现右下腹腹肌紧张。儿童腹肌较薄弱,腹肌紧张可能不如成人显著,但仍能通过触诊发现腹部肌肉的紧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