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破伤风疫苗接种时间需根据伤口情况和既往接种史确定,一般伤口未全程接种者24小时内接种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全程接种者加强一针;污染严重或深伤口24小时内接种被动制剂并加强类毒素;儿童按计划接种,未完成全程者尽快完成后续,已完成者据伤口加强;孕妇必要时用抗毒素,优先用人免疫球蛋白;老年人据既往情况24小时内选合适制剂且关注基础病;超过24小时接种仍有一定预防作用,24小时内接种最佳,超24小时需合理选被动和主动制剂并注意相关情况。
对于一般的伤口,若之前未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应在受伤后24小时内尽快接种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如果是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主动免疫的人群,受伤后只需加强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无需重新全程接种。
污染严重或较深的伤口
污染严重或较深的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的风险更高,即使之前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也建议在受伤后24小时内接种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同时加强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按计划接种破伤风疫苗,如3、4、5月龄各接种1针百白破疫苗(含破伤风成分),18-24月龄接种第4针,6岁时接种第5针。若儿童受伤,需根据其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来决定接种时间和类型。如果是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受伤后要尽快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后续接种;如果是已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受伤后需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加强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孕妇
孕妇若受伤需接种破伤风疫苗时,破伤风抗毒素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因为破伤风抗毒素是马血清制剂,虽然可能引起过敏等反应,但在孕妇面临破伤风感染高风险时,其收益大于风险;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相对更安全,也可考虑使用。接种时间同样遵循根据伤口情况及既往疫苗接种史来确定,在受伤后24小时内尽可能接种合适的破伤风免疫制剂。
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存在疫苗接种免疫反应可能较弱等情况,若受伤,需评估其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如果既往接种不充分,应在受伤后24小时内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或加强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同时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接种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等情况。
超过24小时接种是否还有效
即使超过24小时,接种破伤风疫苗仍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为破伤风杆菌从侵入伤口到出现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7-8天,最短可至24小时,最长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所以,即使超过24小时,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但相对来说,在受伤后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超过24小时接种时,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和主动免疫制剂(破伤风类毒素)的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例如,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时要注意皮试等情况,以避免过敏等不良事件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