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与监测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适用人群、操作及诊断标准明确;随机血糖检测对有糖尿病症状孕妇有诊断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有辅助评估价值;已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可自我血糖监测,包括适用人群、方法及意义,孕妇要按规范操作,异常及时沟通并调整方案,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糖。
一、血糖筛查试验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适用人群:一般在妊娠24-28周时进行,所有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都应进行此项检查。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肥胖(体重指数≥28)、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不良妊娠结局(如不明原因的胎儿畸形、死胎、巨大儿等)等,可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就进行筛查。
具体操作:空腹12小时后,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溶液。抽取空腹血,然后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
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有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例如,一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通过OGT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能够准确识别出患有该病的孕妇,为后续的管理提供依据。
二、随机血糖检测
1.意义:对于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等)的孕妇,可直接检测随机血糖,若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相应症状,再结合OGTT结果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因为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
1.意义:HbA1c反映的是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中,HbA1c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研究发现,HbA1c≥6.5%结合临床症状等可以辅助诊断糖尿病,但在妊娠期,由于生理变化,HbA1c诊断糖尿病的切点可能与非妊娠人群有所不同,不过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辅助评估有一定意义。例如,对于一些有糖尿病高危因素且血糖波动较大的孕妇,HbA1c可以帮助了解较长时间内的血糖控制趋势。
四、自我血糖监测
1.适用人群及方法:对于已经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可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一般建议在餐前、餐后2小时进行血糖监测。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孕妇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管理。例如,孕妇可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采血和血糖测量,然后记录血糖值,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自我血糖监测也有助于孕妇了解饮食、运动等对血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时,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测量结果异常,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