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遗留的慢性病变,儿童症状不典型,诊断靠症状体征、超声、血常规等,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术后要护理康复,儿童患病需特别注意用药、恢复观察及情绪安抚等。
一、慢性阑尾炎的定义与特点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儿童慢性阑尾炎可能症状不典型,腹痛可时轻时重,多数为右下腹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发时止。
二、诊断方法
1.症状与体征:详细询问孩子腹痛的情况,包括疼痛的部位(多为右下腹)、性质、发作频率等。体格检查时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位置比较固定。
2.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可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有助于发现阑尾是否有肿胀、积液等异常,但儿童检查时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下进行,避免因孩子不配合导致检查不准确。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在急性发作期可能会有轻度升高,但慢性期可能无明显异常。
三、治疗方式
1.非手术治疗
饮食调整:让孩子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阑尾的刺激。例如,可让孩子多吃香蕉、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抗感染治疗:当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及使用种类。
2.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对于明确诊断为慢性阑尾炎且频繁发作影响孩子生活学习的情况,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因为慢性阑尾炎有急性发作转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甚至穿孔的可能,手术切除阑尾是根治的方法。
手术方式:目前多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对于儿童来说,腹腔镜手术具有独特优势,腹部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时间短,对孩子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术后护理与康复
1.术后一般护理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定期换药。
活动指导:术后早期鼓励孩子适当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四肢活动等,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待病情允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2.饮食康复:术后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食少量流食,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饮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
五、特殊人群(儿童)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慢性阑尾炎时,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比如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调整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术后的恢复情况,如体温、腹痛等症状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另外,儿童在患病期间可能会有情绪上的变化,家长要给予关心和安抚,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