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尿道狭窄,需避免尿道器械检查相关损伤,规范操作并严格掌握适应证;预防尿道感染,保持尿道局部清洁,尿道有异物时严格无菌护理;避免尿道外伤,注意生活安全,外伤后及时规范治疗;关注医源性因素,手术时精细操作,术后加强护理观察。
一、避免尿道器械检查相关损伤
1.规范操作
对于需要进行尿道器械检查的人群,如因医疗需要进行膀胱镜等检查时,操作人员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过程中要轻柔、准确,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例如,在儿童进行尿道器械检查时,由于儿童尿道相对更细、更娇嫩,更需要操作的精准与轻柔,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尿道黏膜的损伤风险。这是因为不规范的器械操作很容易导致尿道黏膜的擦伤、撕裂等,从而为后续尿道狭窄的发生埋下隐患。
同时,应严格掌握尿道器械检查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减少尿道损伤的机会。
二、预防尿道感染
1.保持尿道局部清洁
对于男性,要注意每日清洗会阴部,保持尿道外口的清洁。尤其是在性生活前后,更要注重清洗,防止细菌等病原体从尿道外口侵入尿道引发感染。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易发生尿道感染,所以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内裤,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例如,女性在月经期要增加会阴部清洗的频次,因为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尿道感染。
对于存在尿道异物的情况,如留置导尿管等,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护理。定期更换导尿管等尿道内留置的器械,一般硅胶导尿管可适当延长更换时间,但也需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通常乳胶导尿管更换频率相对更短。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防止尿液反流,从而降低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尿道感染若长期不愈,炎症刺激会导致尿道黏膜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引发尿道狭窄。
三、避免尿道外伤
1.注意生活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会阴部的外伤。例如,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如骑自行车等,要选择合适的坐垫,避免长时间挤压会阴部;在工作环境中,要注意防护,防止高处坠落物等意外撞击会阴部。对于儿童,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儿童发生会阴部的磕碰等外伤。尿道外伤后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尿道组织的损伤、出血,进而形成瘢痕,引发尿道狭窄。
对于发生尿道外伤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确保尿道结构的完整性修复,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风险。
四、关注医源性因素相关预防
1.手术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因尿道相关疾病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如尿道下裂修复术等,手术医生要采用精细的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尿道组织的损伤,准确对合尿道组织,采用可吸收线等合适的缝合材料,以促进尿道组织的良好愈合,降低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在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精细操作尤为重要,因为小儿尿道组织更加脆弱,良好的手术操作能最大程度保障术后尿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同时,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尿道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尿道粘连等,预防尿道狭窄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