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关注年龄相关特点及基础疾病等;体格检查注意右下腹压痛、腹膜刺激征及生命体征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CRP变化可能不典型;影像学检查B超简便但受干扰,CT对不典型者诊断价值高。
一、病史采集
1.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敏感,病史陈述可能不够准确详细,需耐心引导询问。了解患者起病的急缓,比如是逐渐出现腹痛还是突然发作。询问腹痛开始的部位,老年急性阑尾炎初期腹痛多在上腹部或脐周,之后才转移至右下腹,但部分老年患者转移不典型。还要询问腹痛的性质,是隐痛、胀痛还是剧烈疼痛等。同时了解有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以及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另外,要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腹痛发作史,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病情的表现和诊断。
二、体格检查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但老年患者由于腹肌松弛等因素,压痛可能不如青壮年明显。要仔细检查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及周围区域有无压痛,压痛的程度和范围对于判断病情有一定意义。
2.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反跳痛等,老年患者腹膜刺激征出现较晚且可能不典型,因为老年人体质较弱,炎症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剧烈,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如阑尾穿孔等情况。
3.其他体征:还需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等。老年患者体温可能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心率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而有变化,血压也可能受基础疾病影响。另外,要注意有无肠梗阻等并发症的体征,如肠鸣音的变化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但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下降,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一般来说,急性阑尾炎时白细胞计数多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常>0.75,但老年患者可能白细胞升高不显著,甚至低于正常,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C-反应蛋白(CRP):CRP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急性阑尾炎时CRP多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老年患者CRP升高也可作为炎症存在的参考,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可用于检查阑尾是否肿大、周围有无积液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B超检查相对简便、无创,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B超检查受肠气干扰较大,对于肥胖患者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如果阑尾肿胀明显,B超可发现增粗的阑尾回声。
2.腹部CT:对于诊断不明确的老年急性阑尾炎,腹部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可以清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的情况,如有无阑尾周围脓肿等。能更准确地判断阑尾的炎症程度和有无并发症,尤其是对于那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老年患者,CT有助于明确诊断。例如,CT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