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道炎是尿道黏膜慢性炎症,多由急性未规范治疗等而来,有症状体征表现,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一般、针对病因及抗感染治疗,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性生活及避免局部刺激,需及时规范诊治并做好预防保健。
一、慢性尿道炎是什么
慢性尿道炎是尿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尿道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也可由局部因素(如尿道结石、狭窄、包茎等)或邻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蔓延所致。其致病菌常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患病,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有不洁性生活史等人群易高发。从病史角度看,有急性尿道炎未规范治疗史的人群更易发展为慢性尿道炎。
二、慢性尿道炎的表现
症状方面:男性患者可能有尿道刺痒、烧灼感、尿频、尿急等症状,部分患者晨起时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女性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有尿道不适、尿频等,也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以尿频、尿急为主要表现,因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频繁去厕所。
体征方面:部分患者尿道口可有轻度红肿,挤压尿道时可见少量分泌物溢出。
三、慢性尿道炎的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包括是否有急性尿道炎病史、治疗情况等。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尿道口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等异常,帮助判断是否有炎症。
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通过涂片可初步观察病原体形态,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敏情况,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不同年龄人群在留取标本时需注意操作规范,儿童可能需要更轻柔的操作。
四、慢性尿道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遵循这些原则,比如久坐人群要增加起身活动时间,保证会阴部通风等。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有尿道结石、狭窄等局部因素,需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处理,如尿道结石可能需要进行碎石等治疗;如果是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引起,需同时治疗邻近器官炎症。
抗感染治疗:根据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等,但具体药物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在选择抗生素时要格外谨慎,充分考虑药物对其生长发育等的影响。
五、慢性尿道炎的预防
个人卫生方面: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女性大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不同年龄人群都要注意,儿童要家长帮助做好卫生清洁。
性生活方面:有不洁性生活史是尿道炎的危险因素,所以要保持单一性伴侣,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洗外生殖器。
避免局部刺激:避免长时间憋尿,避免穿过紧的内裤,减少对尿道的局部刺激。不同生活方式中久坐、长期开车等人群尤其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选择宽松舒适的内裤。
慢性尿道炎需要患者及时就医,规范诊治,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保健,以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