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有急性期和慢性期症状,急性期多在食用含囊蚴的生蟹或蝲蛄后发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及胃肠道、呼吸系统症状;慢性期分肺型(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腹型(有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脑型(有神经系统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等)及其他型(侵犯皮下、肝、脊髓等有相应症状),不同人群感染后症状有差异。
一、急性期症状
肺吸虫病急性期多在食用含囊蚴的生蟹或蝲蛄后数天至数月内发病。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39℃,部分可达39℃以上,发热类型多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可持续数周,伴有畏寒、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腹痛部位不固定,可为隐痛或钝痛,腹泻多为稀便,每日数次不等。部分患者会有咳嗽、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多为轻咳或刺激性咳嗽,胸痛可为隐痛或刺痛。
二、慢性期症状
(一)肺型
1.咳嗽、咳痰:是肺型肺吸虫病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可持续较长时间,咳痰可为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痰中带血,若病变累及小血管,可出现铁锈色痰或鲜血痰。
2.咯血:咯血的程度不一,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警惕大咯血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
3.胸痛:可表现为固定部位的胸痛,与病变累及胸膜有关。
4.呼吸困难:当肺部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
(二)腹型
1.腹痛:腹痛部位不固定,以右下腹较为常见,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或绞痛。
2.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或黏液便,部分患者可伴有里急后重感。
3.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在腹部触及包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三)脑型
1.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症状。头痛多为持续性,程度可逐渐加重;呕吐为喷射性呕吐;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为局限性发作或全身性大发作;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失语则是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共济失调可导致行走不稳、动作不协调。
2.颅内压增高:由于病变导致颅内占位效应,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加剧、呕吐频繁、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四)其他型
肺吸虫还可侵犯皮下、肝、脊髓等部位,侵犯皮下时可出现皮下结节或包块,结节多位于胸腹部、腰背部等部位,大小不一,质地较硬,可移动;侵犯肝脏时可出现肝区疼痛、肝大等;侵犯脊髓时可出现相应节段的感觉、运动障碍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感染肺吸虫病后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在神经系统症状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且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以哭闹、精神差等非典型表现为主;女性患者在症状表现上与男性无明显本质区别,但需考虑生理期等因素对身体整体状况的影响;有生食蟹、蝲蛄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感染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可能与感染囊蚴的数量等因素有关;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肺吸虫病后,原有的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且肺吸虫病的症状可能会被基础疾病掩盖,增加诊断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