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肝分为急性丁型肝炎和慢性丁型肝炎,急性丁型肝炎中与HBV同时感染潜伏期6-12周,症状类似急性乙肝,部分有黄疸,少数可重至重型肝炎;与HBV重叠感染多见于乙肝慢性感染者,病情重、黄疸深、易至重型肝炎,特殊人群情况特殊;慢性丁型肝炎中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重叠感染症状隐匿,慢性乙肝重叠感染病情反复,可现多种症状,特殊人群病情有特殊性。
一、急性丁型肝炎
1.与HBV同时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6-12周。起病类似急性乙型肝炎,开始时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病情一般较轻,多数患者可在3个月内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发展为重型肝炎,尤其是本身有基础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重型化倾向。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症状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相对成人来说,肝脏的代偿能力可能有所不同,病情变化可能相对更难预测。对于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在感染期间仍有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肝脏损伤,使症状更明显。
2.与HBV重叠感染
多见于原有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患者,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临床表现可较重,原有病情可能会加重。患者除了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不适等一般症状外,黄疸往往较深,病情进展较快,发生重型肝炎的风险较高。在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有所减退,重叠感染丁肝后,肝脏受损更严重,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可能增加;孕妇感染丁肝后,由于孕期生理变化,肝脏负担加重,病情可能更复杂,对母婴健康都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如可能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
二、慢性丁型肝炎
1.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重叠感染HDV
患者可能仅有轻度的乏力、右上腹不适等症状,病情相对隐匿,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在年龄上,中青年患者如果本身有HBV携带基础,重叠感染丁肝后,若不及时发现和干预,病情可能会缓慢进展;老年患者由于肝脏储备功能下降,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慢性丁型肝炎患者的症状可能更明显。
2.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HDV
患者病情可反复波动。常见症状有乏力、倦怠、食欲减退、肝区隐痛、腹胀等。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出现肝硬化相关的症状,如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等)、脾大(可通过体格检查触及肿大的脾脏)等。对于儿童慢性丁型肝炎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的修复和代偿能力与成人不同,病情发展可能有其特殊性,需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肝脏功能变化。孕妇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HDV,除了自身肝脏病情可能加重外,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导致胎儿发育受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