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引起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包括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常见,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有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手套袜套样分布,长期高血糖控制不佳者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局灶性神经病变(累及单神经或神经丛,如动眼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病变等,有基础合并症者风险增加);运动神经病变主要是近端运动神经病变,影响骨盆带和下肢近端肌肉,致肌无力、萎缩,行走等困难,多见于病程长、血糖控制差者;自主神经病变包括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病变(静息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老年患者风险更高)、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胃排空延迟、肠道功能紊乱等,病程长且有其他慢性并发症者发生率高)、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膀胱功能障碍等,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佳者常见)、汗腺分泌异常(出汗异常,影响患者生活)。
局灶性神经病变:可累及单神经或神经丛。比如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坐骨神经病变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在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局灶性神经病变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血管病变可能影响局部神经的血供。
运动神经病变表现
近端运动神经病变:主要影响骨盆带和下肢近端肌肉,患者会出现下肢近端肌无力、萎缩,行走、上下楼梯困难等。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爬楼梯时越来越吃力,蹲下后站起困难。这种情况在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中相对更易出现,因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和肌肉的营养供应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运动神经功能。
自主神经病变表现
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可表现为静息时心动过速,即在休息状态下心率超过正常范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可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心血管调节功能就可能有所下降,再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等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可能会增加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可出现胃排空延迟,表现为早饱、腹胀、恶心、呕吐等;肠道功能紊乱,如便秘或腹泻,便秘时患者排便困难,粪便干结,腹泻则表现为无规律的稀便。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其他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长期高血糖导致胃肠道神经受损,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等功能。
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男性患者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能有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等。在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较为常见,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困扰。
汗腺分泌异常:可出现出汗异常,如下肢、足部出汗减少甚至无汗,而头面部、颈部等部位出汗增多等。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汗腺的分泌功能,在炎热环境下,无汗的下肢等部位散热困难,可能会导致患者感觉不适,而多汗的头面部等部位又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