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常见传播途径包括粪-口途径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粪-口途径传播涉及污染水源(如卫生条件差地区饮用被污染水易致流行,各年龄段均可能感染,需注意饮用水安全)和污染食物(如生食被污染蔬果等,儿童因常食生冷食物风险高,家庭主妇等要注意食物处理);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包括密切接触(如照顾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儿童在集体环境、老年人免疫力低时感染风险高,家长等要注意防护)和经手传播(接触污染物品后不洗手进食致病毒入体,各年龄段均可能,经常外出人群要养成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等习惯)。
一、粪-口途径传播
1.污染的水源
当甲肝患者的粪便污染了水源,如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河流、湖泊等。健康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后,就有可能感染甲肝病毒。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管理不善的地区,发生甲肝爆发流行时,往往与饮用被污染的水密切相关。从年龄因素来看,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饮用污染水源而感染甲肝,但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来说可能由于自身免疫等因素,在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同样有感染风险。对于生活在水源易受污染地区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饮用水的安全,比如饮用煮沸后的水等。
2.污染的食物
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例如,被甲肝病毒污染的生食蔬菜、水果等。如果食物在种植、加工、运输或销售过程中被甲肝患者的粪便等污染,而又没有经过彻底的消毒处理,健康人食用后就会感染。以儿童为例,儿童可能更倾向于食用生冷食物,如未洗净的水果等,所以儿童感染甲肝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家庭主妇等经常处理食物的人群,在处理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食物被污染,保障家人尤其是儿童的饮食安全。像一些街头售卖的未经严格清洗和烹饪的凉拌菜等,就存在较大的甲肝病毒传播风险。
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1.密切接触
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如照顾甲肝患者、与甲肝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甲肝患者的粪便、唾液等中含有甲肝病毒,健康人在与患者密切接触过程中,可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与患有甲肝的儿童密切接触,就容易被感染。因为幼儿园儿童之间接触较为频繁,且卫生防护意识相对较弱。家长要注意儿童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的卫生情况,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对于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在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时,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所以老年人在照顾甲肝患者时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2.经手传播
健康人用手接触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又用手接触自己的口部,从而导致病毒进入体内。例如,在公共场所,如公共厕所、公交车扶手等被甲肝病毒污染后,健康人接触这些物品后不洗手就进食,就可能感染甲肝。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经手传播的情况,儿童可能在玩耍过程中接触到污染物品后,未及时洗手就进食而感染;成年人如果在工作场所等接触到污染物品后,也有感染风险。对于经常外出的人群,要养成随时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