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有不同,急性黄疸型甲肝有黄疸前期(起病急、发热、全身乏力、消化道症状等,儿童症状不典型,成年易察觉,持续1-21天,平均5-7天)、黄疸期(发热消退、黄疸出现,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消化道症状加重,持续2-6周)、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缓解,持续1-2个月);急性无黄疸型甲肝症状相对较轻,表现为消化道及全身症状,易被忽视;重型甲肝少见但需重视,急性重型甲肝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有黄疸加深、肝性脑病、出血倾向等表现,病死率高;亚急性重型甲肝起病较急,10天以上出现重型肝炎表现,病情重、预后差,不同人群感染甲肝症状有差异,疑似者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急性黄疸型甲肝症状
1.黄疸前期
年龄因素:儿童感染甲肝时,黄疸前期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部分儿童可能仅有轻微的消化道不适,而成年患者相对更易察觉症状。一般此期持续1-21天,平均5-7天。
主要症状:起病急,多有发热,体温可在37.5-38.5℃左右,儿童发热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持续时间可能稍有不同。同时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此阶段患者的传染性较强。
2.黄疸期
一般表现:发热逐渐消退,黄疸逐渐出现,首先表现为尿色加深,如浓茶色,随后巩膜、皮肤出现黄染,黄疸程度个体差异较大。此期持续2-6周。
消化道症状变化:消化道症状有所加重,食欲减退更加明显,恶心、呕吐可能仍存在,但部分患者可能因胆汁排泄不畅出现右上腹不适等症状。
3.恢复期
症状缓解:黄疸逐渐消退,尿色恢复正常,皮肤、巩膜黄染消退。全身乏力逐渐减轻,食欲逐渐恢复,消化道症状基本消失。此期持续1-2个月,少数患者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的乏力等不适。
二、急性无黄疸型甲肝症状
症状相对较轻:与黄疸型相比,无黄疸型甲肝缺少黄疸相关表现,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消化道及全身症状,症状相对较轻,容易被忽视,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容易被漏诊,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其病程相对较短,恢复相对较快。
三、重型甲肝症状(少见,但需重视)
急性重型甲肝: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黄疸迅速加深,短期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等肝性脑病表现,同时可伴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还可能出现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亚急性重型甲肝:起病较急,发病10天以上出现重型肝炎表现,如黄疸迅速加深、腹水迅速增多、出血倾向等,患者可出现乏力进行性加重、食欲持续减退等症状,病情较重,预后相对较差。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感染甲肝后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在感染甲肝后可能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基础肝病的患者感染甲肝后,病情可能会更复杂,症状可能更严重,恢复可能更缓慢。对于出现疑似甲肝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查、甲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等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