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消除炎症、预防急性发作及避免并发症为核心,方案需个体化制定。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症或无法耐受手术者,包括药物治疗、饮食与生活管理以及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指征为反复发作疼痛、影像学异常、合并并发症或保守治疗无效,首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特殊情况需评估风险选择开腹手术。特殊人群中儿童与青少年需警惕误诊,孕妇妊娠中期手术相对安全,老年人术前需控制基础疾病。治疗后需随访,术后1周复查,腹腔镜术后可早期活动,预防复发需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存在粪石或管腔狭窄者需定期复查。患者应积极配合医嘱,定期复查,避免延误病情或导致并发症。
一、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依据与治疗原则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其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典型表现为右下腹隐痛或不适,病程迁延超过3个月,并可因饮食不当、劳累等因素诱发。治疗原则以消除炎症、预防急性发作及避免并发症为核心,需根据患者年龄、病史及症状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
二、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与措施
1.药物治疗
针对轻症患者或无法耐受手术者,可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类、喹诺酮类或硝基咪唑类药物(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需注意药物过敏史及肝肾功能,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避免使用喹诺酮类。
2.饮食与生活管理
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肠道刺激。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以增强免疫力。对合并便秘者,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或短期使用通便药物。
3.物理治疗
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可缓解疼痛,促进炎症吸收,但需注意皮肤保护,避免烫伤。
三、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与方案
1.手术指征
(1)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疼痛,影响生活质量;(2)影像学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或纤维化;(3)合并阑尾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4)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者。
2.手术方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为首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对高龄、合并心肺疾病或腹腔粘连者,需评估手术风险,必要时选择开腹手术。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与青少年
需警惕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确诊后建议尽早手术,避免阑尾穿孔风险。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使用对骨骼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孕妇
妊娠中期(14~27周)为手术相对安全期,需由妇产科与外科联合评估。抗生素选择需兼顾胎儿安全性,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3.老年人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术前需控制血压、血糖,术后加强监护,预防肺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五、治疗后随访与预防复发
1.术后随访
术后1周复查血常规及腹部超声,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腹腔镜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预防复发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对存在阑尾粪石或管腔狭窄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慢性阑尾炎的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情况,优先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嘱,定期复查,避免延误病情或导致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