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可通过非药物治疗(如诱导排尿法、按摩法)、器械辅助治疗(导尿术)及注意心理因素调节、饮食与饮水等来解决,非药物治疗包括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下腹按摩、穴位按摩等,导尿术用于非药物治疗无效且尿潴留严重时,同时要调节产妇心理、合理安排饮食饮水。
一、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诱导排尿法
1.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产后可让产妇听水龙头流水的声音,一般5-10分钟可能会有尿意,这种方法对多数产妇有一定效果,尤其适用于心理因素导致尿潴留的情况,因为听觉刺激可能帮助放松身体,促进排尿反射。
2.温水冲洗会阴:用温水冲洗会阴,水温保持在37-40℃左右,利用温热刺激会阴部,促进膀胱收缩,一般冲洗3-5分钟,可刺激排尿反射,对于产后会阴稍有不适但无严重感染等情况的产妇适用。
(二)按摩法
1.下腹按摩:产妇平卧,家属或医护人员用手掌轻轻按摩产妇下腹部,从脐下向耻骨联合方向按摩,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通过按摩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帮助排尿。按摩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引起产妇不适,适用于产后子宫收缩良好、无明显腹痛等情况的产妇。
2.穴位按摩:可按摩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气海穴在脐下1.5寸处,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手指按压这些穴位,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宜,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膀胱功能,促进排尿。但穴位按摩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或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按摩导致不良后果。
二、器械辅助治疗
(一)导尿术
1.适用情况:当非药物治疗无效,尿潴留严重,膀胱过度充盈时,需进行导尿术。一般选择无菌导尿管,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进行导尿。对于产后身体状况相对稳定,但尿潴留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缓解的产妇适用。
2.注意事项:导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导尿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导尿后要注意观察尿液排出情况及产妇的反应,一般导尿后可先缓慢放出部分尿液,再逐渐放完,避免一次放尿过多引起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导致血尿等情况。对于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有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因素的产妇,导尿后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感染症状。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心理因素调节
产后产妇由于身体不适、角色转变等原因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加重尿潴留。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多关心产妇,给予心理疏导,帮助产妇放松心情,如通过聊天、鼓励等方式,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排尿反射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初产妇,对产后排尿不适应的情况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
(二)饮食与饮水
产后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少量多次饮水,一般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避免因饮水过多加重膀胱负担。同时,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防止便秘,因为便秘可能会压迫膀胱,加重尿潴留的情况。对于产后有妊娠期糖尿病等特殊病史的产妇,饮水和饮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确保血糖等指标稳定,同时不影响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