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区别是什么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等,症状有自发性阵发性痛等,检查有牙髓活力测试异常等,治疗主要是根管治疗;牙根尖周炎是牙根尖周围组织炎症,多由牙髓炎发展而来等,症状有咬合痛等,检查有叩诊疼痛等,急性期需开髓引流等,治疗需考虑不同年龄特点。
一、定义与病变部位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包含神经、血管等组织。
牙根尖周炎:是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等的炎症。
二、病因
牙髓炎: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如深龋时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另外,创伤、化学刺激(如充填材料刺激、酸蚀剂等)、温度刺激(过冷过热)等也可引起牙髓炎。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差异,儿童可能因乳牙深龋、外伤等导致,成年人多因深龋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
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发展而来,细菌感染扩散到根尖周组织;也可由创伤引起,如咬合创伤、医源性创伤(根管治疗时器械超出根尖孔等);化学刺激(根管充填材料超出根尖孔)等也可引发。不同年龄人群病因类似,但儿童牙根尖周炎可能与乳牙的特殊解剖结构及乳牙龋坏进展快有关。
三、症状表现
牙髓炎:
疼痛特点:自发性阵发性痛,疼痛不能定位,夜间痛明显,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或缓解。例如,患者可能感觉牙齿疼痛,但无法准确指出是哪颗牙疼痛,夜间休息时疼痛比白天更明显,进食冷热食物时疼痛加重。
其他表现:可伴有牙龈肿胀等,但早期一般无明显的根尖区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疼痛感受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疼痛,更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
牙根尖周炎:
疼痛特点:咬合痛是较典型症状,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初期咀嚼时轻微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重,不敢咬合。
其他表现:根尖区牙龈可能出现红肿、压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还可能伴有面部肿胀、全身发热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儿童牙根尖周炎脓肿形成相对较快,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如发热等。
四、临床检查
牙髓炎:
牙髓活力测试:可出现牙髓活力异常,如温度测试时敏感或迟钝。
牙齿检查:可见较深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病变,探诊时可能引起剧烈疼痛。不同年龄患者牙髓活力测试反应可能因儿童牙髓组织特点有所不同,儿童牙髓组织较疏松,活力测试反应可能相对敏感。
牙根尖周炎:
叩诊:叩诊疼痛明显,垂直叩诊和水平叩诊均可出现阳性反应。
X线检查:早期根尖周组织可能无明显异常,病情进展后可见根尖区骨质破坏影像。不同年龄患者X线表现有所差异,儿童牙根尖周骨质破坏在X线上显示可能不如成人清晰,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五、治疗原则
牙髓炎:主要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充填根管,保存患牙。不同年龄患者根管治疗操作难度可能不同,儿童乳牙的根管治疗需要考虑乳牙的解剖结构和牙髓特点,操作要更加轻柔。
牙根尖周炎:急性期需要开髓引流,缓解疼痛,然后进行根管治疗等后续处理;对于有脓肿形成的需要切开引流。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和配合程度,儿童治疗时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