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常见症状是特定部位可复性肿块,不同类型表现有别;其危害包括影响消化系统、导致嵌顿绞窄危及生命及造成心理影响;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婴儿及年老体弱等,手术有传统、无张力和腹腔镜修补术,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和处理。
一、疝气的症状
疝气最常见的症状是身体特定部位出现可复性肿块。例如腹股沟疝,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腹股沟区域会出现肿块,呈梨形或椭圆形,有的可向下延伸至阴囊或大阴唇;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时,肿块可回纳消失。脐疝则是在脐部可见半球形或球形的可复性肿物,哭闹、咳嗽等腹内压增高时肿物突出,安静时可回纳。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出现一半球形的突起,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不完全消失,且疝囊颈较小,较易发生嵌顿。
二、疝气的危害
1.影响消化系统:疝气发生后,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反复突出,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如此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虚弱、消瘦等情况。例如小儿疝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2.导致嵌顿和绞窄:当疝内容物(多为肠管)被卡住不能回纳时,就会发生嵌顿疝。嵌顿疝若不及时处理,肠管及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即为绞窄性疝。绞窄性疝会引起肠坏死、肠梗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比如腹股沟嵌顿疝,若长时间嵌顿,肠管缺血坏死,可能需要进行肠切除吻合手术。
3.心理影响:疝气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对健康的担忧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尤其是一些疝气反复突出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等情绪。
三、疝气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婴儿疝气:6个月以下的婴儿疝气有自愈的可能,因为婴儿的腹壁肌肉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强壮。可以使用疝气带压迫疝环,防止疝内容物突出,但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
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使用疝气带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定期检查,观察病情变化。疝气带的使用要正确,每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局部皮肤受压损伤。
2.手术治疗
传统疝修补术:通过手术将疝缺损处缝合修补,是比较经典的手术方式,但术后疼痛较明显,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工生物材料网片进行修补,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疝气,尤其是复发疝等情况。
腹腔镜疝修补术: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操作,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美观性好。适用于双侧疝气、复发疝等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小儿疝气,家长要密切观察疝气肿块的情况,一旦发现肿块不能回纳、患儿出现哭闹不止、腹痛加剧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小儿嵌顿疝发生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疝气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手术前后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手术时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女性疝气患者在怀孕等特殊时期,腹内压升高可能会导致疝气加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