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常见损伤,分前、后尿道损伤,前尿道多因会阴部骑跨伤致球部损伤,后尿道多因骨盆骨折致损伤,有尿道出血、疼痛、排尿困难、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紧急处理抗休克、处理尿潴留,手术治疗前尿道裂伤修补、断裂端端吻合,后尿道早期膀胱造瘘后尿道重建,预后与损伤程度、治疗及时度等有关,康复期注意休息、尿道扩张、保持清洁。
前尿道损伤
常见原因:多发生于会阴部骑跨伤,当会阴部骑跨在硬物上时,尿道球部被挤压于硬物与耻骨联合之间,从而引起尿道球部损伤,这在男性尿道损伤中较为多见。
年龄性别因素:主要发生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男性因活动度大等因素相对更易发生此类损伤。
后尿道损伤
常见原因:多因骨盆骨折所致,当骨盆骨折时,骨折端可能会直接刺伤或撕裂后尿道,后尿道损伤在男性尿道损伤中相对后尿道损伤发生率稍低,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较为严重。
年龄性别因素:同样主要发生于男性,老年男性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因素,骨盆骨折风险相对较高,从而增加后尿道损伤的发生几率。
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
尿道出血
前尿道损伤:受伤当时可见尿道外口滴血,严重时可发生大量出血,形成血肿。
后尿道损伤:尿道出血一般不明显,或仅为镜下血尿。
疼痛
前尿道损伤:受伤处疼痛,可放射至尿道外口,排尿时疼痛加剧。
后尿道损伤:下腹部疼痛,局部肌紧张,有压痛。
排尿困难
尿道损伤后,由于局部组织水肿、疼痛等原因,可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前尿道完全断裂时,可发生急性尿潴留。
局部肿胀和淤血
前尿道损伤:会阴部、阴囊处肿胀、淤血,形成血肿。
后尿道损伤:耻骨后间隙和膀胱周围可出现血肿及尿外渗。
尿道损伤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会阴部检查:前尿道损伤时,会阴部可触及血肿、压痛等。直肠指检:后尿道损伤时,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向上移位,有浮动感。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盆平片可了解骨盆骨折情况。尿道造影可显示尿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前尿道损伤时可见造影剂外溢,后尿道损伤时可见造影剂外渗等情况。
超声检查:可帮助了解尿道周围组织有无血肿等情况。
尿道损伤的治疗原则
紧急处理
对于尿道损伤伴有休克的患者,应首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如输血、补液等。
尿潴留患者,可试行导尿,如导尿成功,应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如导尿失败,应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手术治疗
前尿道损伤:尿道球部裂伤,如导尿失败,应尽早行尿道修补术;尿道断裂,应行尿道端端吻合术。
后尿道损伤:一般早期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3个月后再行尿道重建手术。
尿道损伤的预后及康复
预后
尿道损伤的预后与损伤的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多数患者可恢复排尿功能,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年龄因素对预后有一定影响,中青年患者一般恢复能力相对较强,预后相对较好;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较差等因素,预后相对稍差。
康复
患者在康复期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定期进行尿道扩张等治疗,以预防尿道狭窄的发生。同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女性患者相对男性在尿道损伤后康复过程中,因生理结构等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原则类似,需关注局部卫生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