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多为非特异性症状且早产儿表现更隐匿;实验室检查中血液培养是金标准但有局限性,CRP可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作筛查指标,PCT对诊断等有价值;影像学检查中胸部X线可了解肺部情况但有辐射风险,超声检查可评估脏器及发现局部感染灶。
一、临床表现评估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体温不稳定(体温过低或体温升高)、反应差、嗜睡、拒奶、哭声弱、体重不增等。但这些表现也可见于其他新生儿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例如,早产儿由于自身免疫力更低下,发生败血症时临床表现可能更不典型,体温异常、反应差等表现可能更为隐匿。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培养
1.外周血培养: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之一。通过无菌操作采集新生儿外周静脉血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若血液中培养出致病菌,则可确诊败血症。但血液培养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抽血量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且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一般需要3-5天才能出结果。例如,当采血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能会引入污染菌,影响结果判断。
2.导管血培养:对于已放置脐静脉导管等血管内导管的新生儿,从导管内采血进行培养,其阳性率可能高于外周血培养。因为导管内的血液更接近感染源,但同样要注意避免导管相关的污染。
(二)C反应蛋白(CRP)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即可升高,病情好转时迅速下降。新生儿败血症时CRP常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但需要注意的是,CRP非特异性升高,如新生儿窒息、缺氧、创伤等情况也可能导致CRP升高,所以不能仅依靠CRP确诊败血症,但可作为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例如,早产儿在发生感染时,CRP的变化可能不如足月儿典型,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降低,分类中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等表现。但新生儿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波动较大,且感染早期白细胞可能无明显变化,所以单纯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不能作为确诊败血症的依据,但可作为筛查指标。例如,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败血症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始终处于正常范围下限或更低,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降钙素原(PCT)
PCT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而病毒感染时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新生儿败血症时PCT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PCT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例如,PCT水平越高,提示感染可能越严重,但同样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三、影像学检查
(一)胸部X线检查
对于怀疑有肺部感染继发败血症的新生儿,胸部X线检查可了解肺部情况,如是否存在肺炎、肺脓肿等病变。但胸部X线检查对于早期肺部感染的敏感性可能有限,且有一定辐射风险,需谨慎应用。例如,新生儿肺炎合并败血症时,胸部X线可能显示肺部浸润影等异常改变。
(二)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新生儿的肝、脾、肾等脏器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肝脓肿、脾脓肿、肾盂肾炎等局部感染病灶。对于发现新生儿败血症相关的局部感染灶有一定帮助。例如,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肝内的脓肿回声等异常情况。